(記者 黃帥 通訊員 張月琴)采摘、搬運、裝車……上午,在燁佳梨園,數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地采摘梨子。72歲的李年章和老伴都在燁佳梨園務工,他說,如果沒有務工的收入,自己的生活將會很困難。“我們身體不太好,要經常吃藥,在這兒一年可以掙到3萬元,挺滿意的。”
一顆梨可以致富一方百姓。江蘇燁佳梨園發展有限公司是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14年創辦的,因為正處于采摘高峰,每天在燁佳梨園上工的工人有200人左右,燁佳梨園也和周圍的村莊密切聯系,優先安排貧困戶上工。“我們謝蕩村安排了19戶低收入戶在梨園干活,這樣可以保證低收入戶有個穩定的收入,防止返貧。”新街鎮謝蕩村黨總支書記葉圣清介紹。
近年來,新街鎮借助洋宇公司“蘇翠一號梨”的品牌價值,實施黨建+扶貧融合體項目,由東河、金干、顧莊寺等6個相對經濟薄弱村在農業園區流轉土地300畝,種植梨苗。洋宇公司充分發揮自身農業龍頭企業優勢,提供技術、集中管理并負責回購,以品牌農產品帶動經濟薄弱村聯動發展。“黨建扶貧基地主要種植蘇翠一號梨,第一年初果期可以收獲800斤梨子,為村莊帶來凈收益3000多元,第二年產量增長到1500斤。”新街鎮東河村黨支部書記鞠新賽介紹,第三年就可以進入盛果期,產量達到3500斤以上。”
根據約定,江蘇燁佳梨園占股40%,6個經濟薄弱村分別占股10%。預計2023年梨樹進入豐產期之后,每年每個村將獲得收益30萬元以上。“我們將立足基礎優勢,充分發揮聯農富農功能,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扶貧基地配套設施,拓寬薄弱村增收渠道,鞏固增加低收入農戶的收入,實現‘一顆梨,促進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標。”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紅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