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余華 通訊員 蔡中華)日前,江蘇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泰州賽閉幕。經過激烈角逐,我市選送的“基于微生物有機肥的循環生態農業”和“打造琴韻文化、助力琴韻小鎮”項目分獲一、二等獎,充分展示了我市退役軍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創業創新能力,同時為下一步參加全省大賽奠定基礎。
泰興地處黃橋革命老區,有著擁軍優屬、尊崇退役軍人的優良傳統,有著創新創業的肥沃土壤,曾連續6次獲評省“雙擁模范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周建國介紹,至目前,我市有退役軍人4.5萬余人。近年來,他們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立足自身崗位,奮戰在各條戰線,爭先創優,以工作業績彰顯軍人本色,展示了退役軍人“能戰斗、敢勝利”的新時代風貌。
“基于微生物有機肥的循環生態農業”參賽項目創始人徐紅兵,是航天戰線的正團級轉業軍人、高級工程師,曾獲得六部委頒發的“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突出貢獻者”稱號。2016年底轉業,任江蘇開綠循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近年來榮獲最美泰州人和我市創業標兵等稱號。參賽項目年處理畜禽糞污約1萬方、秸稈約6000噸,可間接帶動當地200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生物有機肥肥料登記證、長城食品安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打造琴韻文化、助力琴韻小鎮”參賽項目創始人徐小峰,是駐港部隊退役軍人,先后榮獲中國樂器行業“科技之星”、中國樂器協會“行業工匠”,江蘇省制造突出貢獻獎、江蘇工匠、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獎勵。參賽項目,結合黃橋琴韻小鎮創建,在黃橋鎮設立了樂器文化產業園,鼓勵鄉土人才帶頭創業創新;組建了匠心琴韻創新團隊,成立琴韻文化創意發展中心等。他的工坊被授予泰州市鄉土人才傳承示范基地、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大膽探索創新,匯聚各類資源,立足以人為本、聚焦重點工作,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做好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培訓就業、社會保險接續等工作,并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為退役軍人施展才華、爭先創優搭建了廣闊舞臺。
市人民法院法警大隊大隊長彭敏是一名轉業軍人,她抓隊伍、強管理。警隊于2018年被評為全省法院系統先進集體,近三年來先后有60多家法院慕名前來參觀學習。她本人多次被省、市評為 “五好法警”“優秀黨員”“先進個人”,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
對于一個新組建、11個小區近7000戶1.5萬人的社區,如何實現正如其名的“祥泰”?近3年來,濟川街道祥泰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曉靜以退役軍人的時代本色,踐行“小巷總理”之職,創新奮斗實干,讓社區日益展現活力之沛、文明之進、祥泰之美。他先后獲得泰興市法治建設工作先進個人、征兵工作先進個人、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批“駿馬獎”、泰州市五一勞動表彰等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