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周璟)連日來,在濱江鎮小馬引水河、雙彭北后河等重點河道,施工人員搶抓晴好天氣,加快實施河道生態治理。
我市地處長江下游,現有干河14條393公里,中溝441條1200公里,村莊河塘3940條2010公里,境內水域面積216平方公里。近年來,我市把農村活水工程建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納入河長制工作重要內容,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為助推農村活水工程再提質,近年來,我市在確保年初預算支農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比例逐年提高的基礎上,將每年騰挪出的財力更多安排用于活水工程建設,確保按預算法盤活的存量資金統籌用于支持活水工程建設,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活水工程建設。此外,在項目實施前、中、后全方位落實監管職責,建立‘事前績效評審、事中績效監督、事后績效評價、結果績效問責’四位一體的資金績效管理體系。事前督促預算部門單位加強對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績效目標、項目預算等的績效評估論證,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精準性;事中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績效評估,督促實施單位高質量完成項目績效目標;事后加強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對績效評價結果達不到預期的項目主管部門進行約談問責,減少下年相關項目預算,增強績效管理約束力。”市財政局副局長張愛國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獎補資金2.51億元用于活水工程建設,每年相關支出占涉農總支出的比例達15%左右。同時,遵循“治一條河、成一條河”的工作原則,堅持建管并重,確保“整一條成一條、整一片成一片”。全市整治莊河1941條1012公里,拆壩改涵建橋2111座,2233條農村河道實現暢流活水,活水工程覆蓋面達85%左右,農村河道水環境明顯改善。
張愛國說,下一階段,我市還將繼續投入財政資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參與“活水工程”,推動建成全市“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水環境;做好相關項目上爭工作,將上爭項目與本級資金投入相結合,集中力量辦大事、辦成事,力爭將“活水工程”做成標桿工程;按照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要求,投入相關資金保障長效管護機制,堵塞管理漏洞,促進“生態河道”長管,保證“活水工程”常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