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 通訊員 江琴 周璟)前不久,市歌劇團在黃橋鎮南街社區為群眾送上今年首輪文化惠民線下演出,讓群眾感受到久違的藝術現場感。自此,文化惠民送戲下鄉全面恢復。
“如果沒有疫情,新春期間我們就會為群眾送上演出。盡管演出中斷了,但我們的創作和排練沒有間斷,定期將創作的作品發布在微信公眾號和網絡平臺上,同時做好團隊成員健康檢測,隨時為復演做好準備。”市歌劇團負責人如是說。
文化惠民演出不僅收獲掌聲,也讓不少觀眾感慨良多。“受疫情影響,這幾個月只能看線上演出。現在又能夠看戶外演出,這種現場感甚是想念,文化惠民就如‘清泉’為我們‘解渴’,滋潤了我們的心田。”這是群眾的真實心聲,也彰顯著文化惠民的溫度和力量。
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是我市多部門聯合管理的文化民生項目,采用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以券激勵、群眾點單、基層比選、政府資助、全程監督”的模式,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樂享“盛宴”。
我市自2016年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以來,財政每年投入近300萬元,全力保障各類演出數量和質量。政府的投入和引導、創新的管理模式,激勵各演出團隊創作、排演出大批既符合時代特征,又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文化精品。每年不少于420場的演出更是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全市298個行政村已實現“村村不遺漏”。
今年以來,文化惠民1支專業團隊、20支業余團隊已赴16個鄉鎮街道,以戲劇、小品、歌曲、快板等形式,圍繞普及抗疫知識、謳歌抗疫英雄、全面決勝小康、獻禮建黨99周年等開展了80余場演出,把為民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映照在群眾笑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