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 通訊員 耿曉燕 周璟)日前,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我市財政集中監管平臺已正式上線運行,通過該平臺,全市380個預算單位資金動向一目了然。“新平臺上線后,將最大程度讓數據多‘跑腿’,讓每筆民生資金的金額、用途、去向都清清楚楚。”市財政局副局長張愛國介紹。
據了解,市財政局于2019年末啟動財政集中監管平臺建設,平臺已于今年6月正式上線運行,實現對全市380個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預算單位從預算源頭到決算結果的全過程監管。平臺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財務核算、決算編制等模塊構成,涵蓋基礎數據查詢、綜合分析、預警提醒、督查督辦等四大功能,涉及部門預算編制、預算指標下達、預算調整、用款計劃申請批復、資金申請支付、財務核算、部門決算等業務流程以及落實厲行節約政策規定情況和財經紀律執行情況等重點領域,實現對財政預算、指標、申請、支付、核算、決算等業務流程監管的全覆蓋。
平臺上線運行后,可實時監測預算單位每一筆財政資金從預算編制、指標下達、用款計劃批復到資金支付、財務核算的各個環節,并可通過對業務數據全過程的采集分析和智能預警,提高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對預警發現的苗頭性、重大性、普遍性問題,將及時啟動督查督辦機制,確保早介入、早處理、早完善,全面建立預警高效、反饋迅速、糾偏及時、控制有力的財政資金“大監督”模式。
“以前財政監督側重于‘事后’監督,平臺上線后,通過‘科技+制度’,將實現從‘事后”監督向‘事中’‘事前’實時監管轉變。”張愛國告訴記者,市財政局將進一步用足用好財政集中監管平臺,發揮好財政大監督的“利劍”作用,盯緊民生“錢袋子”,推動我市公共財政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