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5月8日,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商務工作將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興實干之風,集中力量在招商引資、園區發展、利用外資、對外貿易、對外合作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實現突破,全面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全年確保實際利用外資3.6億美元,外貿進出口42億美元,實現外經營業額3.1億美元,新設境外投資企業7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招引10億元以上項目24個。
突出精準招引,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市商務局局長馬志剛介紹,精心謀劃招商活動,引導和推進園區組織特色產業專題招商,確保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00個,著力提升招引項目質量,努力招引一批“俊鳥”型項目落戶。精準鎖定招商重點,針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或產業集群相關項目精準出擊,著力引進一批投資強度高、帶動能級高、設備占比高、技術含量高的優質項目,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突出產業引領,推動園區發展特色化。緊盯特色產業不動搖。推動泰興經濟開發區大力發展精細化工、新材料和健康美麗產業。黃橋經濟開發區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和生物健康科技產業,在省級開發區管理序列中挺進中游。泰興高新區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傳動機械產業,在全省高新區綜合評價考核中提升位次。虹橋工業園區大力發展現代裝備制造、綠色智能裝配式建筑、汽車關鍵零部件及新一代智能交通裝備產業,加快形成集聚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大力發展糧油加工、畜禽加工和果蔬加工產業,創成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城區工業園區大力發展軍民結合、醫療健康和現代文化產業,加快產業規模提升。同時,緊扣園區轉型不松勁,重點推進泰興經濟開發區創建省級特色創新示范園區和智慧園區;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園區合作,推進黃橋經濟開發區深化南北共建;扎實開展“三比一提升”行動,堅持“雙月過堂、半年觀摩”,推動園區特色化發展進入“密集施工期”,加快培育和形成特色優勢、積聚和形成動能優勢。
突出內外兼修,構筑對外開放新優勢。馬志剛說,全力推動外貿穩定增長,增強出口商品競爭力,引導企業多進多出,著力增加高新技術和相關設備以及緊缺大宗商品進口,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培育一批總部型、流通型、工貿一體、高新技術和行業領軍外貿企業,促進全市外貿健康平穩發展。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重點幫助我市出口量較大、研發創新能力較強企業盡快完成境內外商標注冊,同時引導企業申報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鼓勵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貿易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培育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示范帶動效應明顯的本土服務貿易龍頭企業。著力提升外資利用水平,堅持外資項目招引和現有外資企業加大投入“兩手抓”,推動外資利用不斷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重點推動我市化工、醫藥、機械、石油裝備等優勢產業“走出去”。同時,加強外派勞務培訓,強化外派勞務管理,不斷優化外派勞務市場環境;完善境外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的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切實維護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