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4月13日,記者從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將聚焦“扛起標桿大旗、拼進全省八強”工作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工作總基調,著力推進園區主導產業特色發展,精準推動企業服務體系優化升級,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業體系,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抓竣工項目達產達效,大力培育經濟增長點。”市工信局局長燕榮華介紹,加強運行監測分析,建立三大先進制造業集群企業庫、園區特色產業培育庫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監測庫,發揮工業經濟參謀作用。緊盯項目達產達效,力爭新竣工億元工業項目55個,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個。推進企業培大育強,全年新增工業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15家以上、超百億元企業1家。推進產業特色發展,加強對精細化工、健康美麗、節能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海工裝備)、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軍民結合產業的研究,力爭開票銷售分別超4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170億元、150億元、50億元、55億元。
抓企業業務流程再造,深入推進智能制造。提升企業信息系統應用水平,全年實施信息系統應用項目20個。加快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全年新增省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示范企業1個、星級上云企業30個、上云企業200個。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全年認定省貫標重點培育企業8個,通過貫標企業10個,力爭國家級貫標示范1個。實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動,力爭認定省重大裝備首臺套產品3個,創成省級示范智能車間3個。
抓技術改造和創新突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燕榮華說,將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全年實施兩化融合技改項目30個,節能技改項目3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40個,5000萬元以上重大技改項目40個。推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全年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新增省認定新技術新產品10項。加快專精特新梯隊培育,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家、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2家,培育泰州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投資1000萬元以上服務型制造項目20個。
抓節能減排能效提升,提高工業經濟含綠量。加強用能形勢分析研判,全年單位GDP能耗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3%、3.5%。推進工業企業綠色發展,全年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1-2家;建設能耗在線監測平臺16家;推動落后產能退出2家;壓減沿江1公里化工企業數量,淘汰限制類化工產品,全年關閉退出1家,限期整改7家,整治提升7家。推進“散亂污”專項整治,鞏固省名單內130家關停取締類企業“兩斷三清”整治成果,啟動二次排查的關停取締類“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建立任務清單,通過交辦、督查等措施,確保關停徹底。嚴格節能專項監察,全年開展節能監察工業企業25家、非工單位5家。推進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按照“一表清”“一網控”“一體防”的要求,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努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抓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工業組織化程度。”燕榮華介紹,深入推進“雙五一”專項行動,確保全年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12億元。深化分類分檔管理,完成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和規下用地3畝以上工業企業分類分檔綜合評價工作。加大要素上爭力度,聚焦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和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確保上爭資金總量持續增長。強化專項規劃引領,系統提出“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基本思路、重點行業發展導向,編制“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