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晶)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黃橋鎮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注重源頭預防,建立“1+1+3”監管體系,科學實施分級分類和差異化監管,增強企業主體履責能力。
在東圣科技生物有限公司,黃橋鎮安監辦工作人員詳細了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自查自糾情況。該公司目前罐區存儲容量超過臨界量的1/10,根據相關要求,辨識由原來的黃色改為紅色風險區域,風險等級升高了。該公司推行雙重預防機制體系建設,設立了安全生產獎懲管理制度,專項資金從2018年的16萬到2020年已達到30萬。
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黃橋鎮結合區鎮實際和22個行業領域特點,創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建立“1+1+3”監管體系,即分為經濟開發區、小微企業、三大傳統產業(樂器叉車紡織服裝)三個板塊,分門別類監管。
1.經濟開發區方面,依托黃橋鎮現有資源,建設互聯網+監管平臺,實現風險辨識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有機融合,實時了解企業隱患排查情況,同時根據園區產業分布,科學實施分級分類和差異化監管。
2.小微企業方面,將小微企業管理作為安全監管的發展方向,在四大社區遴選1家基礎較好的企業,共同培育四家小微企業示范點,以試點示范的引領輻射,帶動全鎮企業安全質量提升。
3.三大傳統產業方面,推進建設雙重預防機制,明確管控目標、排查事項、排查內容、排查頻次、責任部門及責任人,使企業和員工知道“查什么、怎么查、怎么改”,增強企業履責能力。
黃橋鎮將在四大社區遴選一家基礎較好的企業,共同培育4家小微企業示范點,以試點示范的引導,輻射帶動全鎮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