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漫步春天的泰興大地,但見一幅幅田園風光徐徐展開:田間地頭,村民們正在忙碌著;休閑廣場,孩子們懶散地享受著陽光;農家小院,涌動著溫馨和美氣息……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總體戰的大考之年。為做好今年“三農”工作,我市按照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硬任務,對照“扛起標桿大旗、拼進全省八強”目標定位,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主線,全面鞏固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兩大成果,著力夯實農業穩產和保供、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大基礎,在產業振興、生態宜居、富民增收、鄉村治理、農村改革五個方面,補齊“三農”短板,謀求更大突破,持續推進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
具體工作中,將突出產業興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高定位。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狠抓特色、綠色、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具有泰興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突出生態宜居,推動農村環境整治高標準。以“干干凈凈迎小康”為主題,持續深化環境“整潔村”創建成果,全面落實長效管護機制。突出脫貧致富,推動農民增收高質量。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全面壓實富民增收工作責任。突出“三治”結合,推動鄉村基層治理高水平。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農村社會治理、平安鄉村建設、培育文明鄉風等基層基礎方面深耕細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根本保障。突出改革創新,推動鄉村要素激發高效能。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村改革,著力打通農村發展中的堵點和難點,進一步激活鄉村要素,釋放“三農”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