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新芳 通訊員 朱玲)“現在我們企業的員工已陸續開始返工了,生產也逐步走上正軌。目前我們的日產量達到100噸左右,基本穩定在90-130噸之間,相較于去年同期提升20%,基本上達到了疫情以前的生產規模。”3月26日上午,華盛銀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供應副經理何晶告訴記者,目前企業4條生產線已實現滿負荷運轉,產能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華盛銀洋是經濟開發區一家生產丙烯酸涂料的精細化工企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疫情對生產企業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而華盛銀洋能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內就恢復正常產能,主要得益于區內上游原料企業的裝置未停,為華盛銀洋這樣的下游企業產能迅速恢復提供了支撐。何晶說:“我們公司的生產原料主要來自泰興經濟開發區內企業生產的產品,例如新浦的氯堿、昇科的丙烯酸丁酯等。”
同樣還有凌飛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當初該公司選擇落戶經濟開發區就是看重這里的產業關聯度,原料可以“隔墻”供應。凌飛化學主要生產環氧乙烷衍生產品,廣泛用于日化、農化等領域,公司2月18日復產,生產原料環氧乙烷通過管道從金燕化學輸送到公司,目前每天的原料供應量達到了100噸,而去年同期只有80噸。此次疫情之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好處進一步顯現,企業迅速恢復了產能,市場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凌飛化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錢飛說:“在疫情期間,我們一手嚴控防范,一手抓安全生產,落實防疫物品順利交付,作為金燕化學環氧乙烷下游工廠,結合園區產業鏈布局,順利完成一期6萬噸產能,二期10萬噸擴建項目正在申報中。”
據了解,疫情期間,在泰興氯堿、烯烴兩大產業上,新浦等多家龍頭企業連續生產,有效帶動了格林美鈷業、金江化學、昇科化工、三蝶化工等產業鏈中游重點企業加快復蘇,實現了化工園區內產業鏈下游精細化工企業加速達產。
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泰興經濟開發區全力推進產業鏈協同復產,實現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度。泰興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胡亮說:“泰興經濟開發區目前已經形成氯堿產業和烯烴產業產業鏈,關聯度達到66%。在疫情期間園區管委會通過為企業的復工復產服務以及企業之間的互相供應,園區企業復工率達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