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 通訊員 留林 亞敏 小兵)“今年碰到疫情,企業延遲開工,資金回籠慢,眼看著貸款就要到期了,幸好有政府的轉貸資金,讓我們很快解決了這一頭疼問題,接下來可以專心復工復產了。”市新宏陽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向陽說。
今年2月,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生產秩序,復工復產延遲,還貸資金沒有著落讓朱向陽犯了愁。得知企業這一情況后,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迅速指導其填寫申請表,提交授信,出具借據。次日,企業獲得轉貸資金99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也使企業投入戰“疫”有了更充足的底氣。
目前,我市各地吹響了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的號角,工業園區、田間地頭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對復工復產十分關鍵。“為支持中小企業抗疫情、渡難關、促發展,我們第一時間出臺了加強金融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平穩發展共渡難關的七條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優化金融服務,支持企業渡過難關。春節和疫情期間,我們加班加點,急事急辦,目前已為59家企業轉貸4.5億元,減少企業自籌資金。”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肖強華說。
千方百計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一直是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重點工作。自2017年組建以來,該局提請市政府出臺了《泰興市中小微企業轉貸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轉貸資金的適用對象、范圍、使用流程,籌措5000萬元專項資金,抽調工作人員,搭建轉貸平臺,加強與駐泰15家銀行機構的合作,走進園區、鄉鎮宣傳政策,共為280家企業轉貸803筆,累計金額44.22億元,為全市中小企業降低7000萬元融資成本。盡管轉貸資金的籌措成本比較高,疫情期間,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果斷下浮40%的轉貸綜合費用,最大程度減少企業融資成本。
如何在轉貸過程中,既嚴格防范風險,又簡化手續?該局急企業之所急,簡明扼要告知企業所需的材料,提前與準入銀行管戶經理對接業務。疫情前期,企業外地高管來泰興不方便,他們靈活變通,采取線上視頻、截圖留存、快遞紙質文件等方法,商請外地法定代表人遠程辦理相關簽約手續或委托授權。
市中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岳坤由于在外不能返泰,在這期間,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電話反映:“因為疫情影響,我公司有4000萬元即將到期,企業法定代表人與部分高管為江陰籍,來不了泰興辦理續貸手續。收到我的求援,該局工作人員迅速幫我了解征信,溝通銀行,視頻連線,協調資金,開通綠色通道,第二天就收到了第一筆900萬元轉貸資金,最后一筆900萬元也在3月4日到位。”看著順利到賬的轉貸資金,陳岳坤終于松了一口氣。
對生產和轉產疫情所需醫藥器材企業的融資需求,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特事特辦,明確專人全程跟蹤,確保資金迅速到位。江蘇九石醫用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疫情急需的防護服、隔離衣、口罩,流動資金緊缺,銀行貸款即將到期,該局很快幫助辦理了800萬元的轉貸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