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 通訊員 劉琦 積勇 秋蓮)移栽花木、澆水、施肥……這些天,宣堡鎮益民苗木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一片忙碌。
據了解,該合作社正月十六正式復工,優先安排鎮村10多名低收入戶上工。“每天合作社都會發口罩,一人兩個,勞動時大家都保持一定距離,這樣不僅安全,而且不耽誤掙錢。”低保戶葉繼蘭告訴記者,她在合作社已經干了三年了,一個月能掙1800元,是家里主要經濟來源,合作社能及時復工,可以說解了她家的后顧之憂。
受疫情影響,一些地方農產品賣不出,村級增收產業不同程度受影響,客觀上加劇了致貧返貧風險。當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最緊迫的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兩戰都沒有退路,必須決戰決勝。春節過后,全市上下快速行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完善市鎮村三級防貧返貧監測網絡,推進村級增收項目復工,加快產業扶貧等等,多舉措筑牢因“疫”致貧返貧防線。
珊瑚鎮第一時間成立防貧返貧動態監測組,對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的家庭和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情況進行入戶調查。經過摸排分析,該鎮將1000多名生活物資缺乏、沒有穩定工作收入等具有返貧風險的困難居民全部歸檔列表,今后將“一戶一策”,靶向施策,持續加力,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彈。
2月初,分界七賢綠花菜專業合作社就復工了。作為帶動周邊農戶增收的“龍頭”,合作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復工后就為周邊地區低收入農戶統一送種子、幫管理、包銷售,并及時啟動菜薹等應季作物收購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合作社不再集中統一分揀,而是由農戶在家分揀好直接送至合作社。“這個方式好,既避免了接觸,又不愁銷路。”村民丁金明說。
古溪鎮則利用現代信息傳輸手段,組織電商企業負責人與各村進行農產品產銷對接,幫助有產業的農戶申請扶持貸款,適當延長還款期限。目前,全鎮已給75戶發放貸款1648.4萬元。
這段時間,廣陵鎮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基礎上,有序恢復扶貧產業,充分利用蔬菜大棚用工多、離家近的優勢,保障全鎮低收入戶可以到大棚打工,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在廣陵鎮禪師村,整齊排列的近150畝的蔬菜大棚甚是壯觀。大棚負責人王春美介紹,棚內種的是蘆筍,現在正是采摘的時候,今年又是大豐收。大棚內,10多個村民正在除草。“大棚里需要干活了就喊人來,基本上先考慮低收入戶,讓他們有生活保障。”王春美說。
該鎮還啟動了防貧返貧“彩虹行動”,對全鎮返貧風險對象進行紅、黃、藍三類標色建檔,并配套三級響應機制,確保“風險一出現、措施就跟上”。根據“彩虹行動”計劃,該鎮將再建一個扶貧農場、一個扶貧豬場、一個扶貧工廠,穩步擴大全鎮扶貧基金池規模,不斷拓寬就業扶貧渠道,為全鎮脫貧攻堅注入源頭活水。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36個村集體增收項目全部復工,幫助65名低收入家庭子女創造就業條件,幫助173名低收入人員解決正常患病就醫問題,為2066名建檔立卡家庭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