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燕麗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是農產品穩產保供的核心隊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實中央和省、市相關政策,在貸款融資優惠、代管費財政補助、優先復工復產、加強疫情防控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切實急業主之所急,幫助抗疫情、渡難關,科學有序加快恢復生產。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閭月清介紹,為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進一步貫徹加快恢復生豬生產政策,今年1月份,泰州市出臺生豬穩產保供獎補政策,從泰州市外采購生豬且屠宰供應泰州市場的屠宰場,每屠宰1頭獎補100元。原定今年3月31日截止,根據“惠農十條”補貼延期到疫情結束。落實金融支持政策。疫情期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發生貸款,按不高于2%的年利率貼息,單個不超50萬元。目前全市有貸款需求的新型經營主體153家,申請貸款6830萬元,首批已成功放貸近500萬元。實施種養業經營主體臨時幫辦代辦補助。疫情防控期間,種養業經營主體實際管理人因人員管控,無法返泰而產生的幫辦代辦費用,原則上給予50%補貼,已督促鄉鎮全面幫助落實管理人員,完善相關合同。免費提供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服務。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抽查頻次增加20%,送檢農產品免費檢測。實施高效設施農業保險保費補助。疫情防控期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承擔的政策性高效設施農業保險保費部分,市財政補助50%。據初步測算,三四月份財政需補貼120萬元左右。
重大項目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農業是國家戰略產業,后疫情時期如何確保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目標,國家必將以項目的形式出臺一系列的政策,迅速落實到生產一線。為搶抓國家支持農業發展的強大“東風”,市農業農村局將切實加強重大項目推進和上爭力度,為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一方面我們建立現有項目庫,對照上級已經下達的各類農業農村支持項目,認真抓好項目實施,規范推進,確保項目早建成、早見效。另一方面密切關注中央省市動態,加強對接溝通,科學制定全年農業農村項目上爭計劃,明確上爭任務清單,牢牢把握‘后疫情時代’國家各項惠農政策出臺契機,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政治目標。”閭月清表示,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做到項目建設推進和項目上爭兩手抓。以項目大推進迅速恢復農業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全力用好用足上級惠農硬政策,加快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