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全行業經營活動停擺數周,建筑業也遭遇史上最大“停工令”。經此一疫,絕大多數建筑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恢復原有產能,逐步恢復至原有增速。
從產業鏈看,上游建筑材料、工程機械價格波動,下游房地產、基建投資基本停滯,因此復工復產當前,建筑企業最大的挑戰莫過于現金流吃緊、流動性緊張帶來的經營壓力:停工期間的員工薪酬與利息成本兩項剛性支出,以及復工階段的防疫費用、造價變動等額外成本,都成了壓在建筑企業肩上的大山。3月11日,記者在采訪市住建局局長王東時了解到,目前,該局正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制定出臺一系列惠企穩企政策,切實減輕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筑施工企業、物業服務企業負擔,推動各項城建重點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有序推進,跑出了住建攻堅“加速度”。
“這些政策里包括受疫情影響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可向住建部門申請延期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延期繳納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并在竣工驗收前結清。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具履責承諾書的,專項維修資金繳費時間,由原來在辦理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時繳納,延緩至2020年12月31日前繳納。不能如期竣工驗收和交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商品房交付期限順延,實施疫情防控一級響應措施期間不計違約責任,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告知義務。因疫情影響施工建設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申請預售的工程量完成進度要求調整為預售部分實現25%以上投資等。”王東說,目前,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積極行動、主動應對,一方面派出7個工作組和100多個駐場員,指導幫助建筑企業迅速復工;另一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延緩繳納城市配套費、公共維修資金、少繳或免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將防疫成本列入工程總造價、提供物業補貼等,這些政策都是企業有效果、用得上的“硬貨”“干貨”。
“因疫情造成的損失和費用增加,可由施工企業和建設方協商一致后,作為總價措施項目費計入工程造價;信用等級前100名的建筑施工企業和連續三年未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免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鼓勵和引導居民提前繳納2020年物業費。相關部門聯合發文,督促居民按照合同約定足額繳納物業費,黨員、干部帶頭繳納全年物業費,同時清繳以往欠繳物業費;對參與防疫的物業服務企業給予適當補助;積極籌辦網上房交會,搭建網上銷售平臺。待疫情結束后適時舉辦公益性房交會,幫助房地產開發和中介企業促成交易。”王東告訴記者,下一步,該局將把這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指導幫助企業用好用足各類惠企政策,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