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盧怡 通訊員 周潔琴)日前,在位于分界鎮開綠村的市鵬程禽蛋農民專業合作社廠區內,20多名工人熟練快速地將雞蛋一一碼放在包裝盒內,放好后,由專門的工人進行打包并貼上快遞單。
在廠區旁邊的辦公室里,6名客服人員在電腦上為顧客答疑解惑。客服沈文華介紹:“郵政、圓通、順豐等快遞已經開通了,但一天只能發出去三四千個訂單。目前,網上購買我們產品的客人很多,一天有七八千個訂單,訂單太多了,積壓在手上,我們昨晚加班到12點多,目前發的是二月初的訂單。”
“我們年前還在淘寶等網站進行了網絡直播,通過網絡直播展示、銷售我們的產品,現在不需要直播,每天的訂單都很多。”市鵬程禽蛋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鵬介紹,“因為快遞公司人手不夠,裝箱、裝車、配送等活只能我們自己干,我們用自己的卡車把物品運到快遞公司去,一卡車能裝兩千多盒雞蛋,每天能發四卡車。”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春節假期的節奏,也改變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疫情之下,“宅經濟”逆勢火爆,從外賣、網購、生鮮電商、上門服務,擴展到移動直播、短視頻等領域。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各地保供應、穩物價、惠民生的壓力不斷加大。在這非常時期,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發揮“應急倉”作用,啟動防疫保供“動員令”,動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公益優質農產品”線上服務活動,著力保持“菜籃子”穩定供應,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為人民群眾提供新鮮健康的“平價菜”“放心菜”,確保他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市鵬程禽蛋農民專業合作社聞令而行、積極響應,依托由其發起設立的江蘇毅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按照“安全、高效、便利”的原則,第一時間專門建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助農便民服務平臺——“晨誠優選”,采用“線上下單+基地直采+平價選購+快遞配送”的防疫保供新模式,將雞蛋、大米、蔬菜等農產品進行線上直供,市民不出家門,即可享受暖心放心的“云端買菜”“門口取菜”服務,有效解決了防疫期間市民買菜難、菜農賣菜難等問題。
群眾“宅”在家,蔬菜“動”起來。“晨誠優選”服務平臺銷售產品大多數為泰興本地農產品,實行統一采購,確保來源可追溯;統一分裝,集中消毒檢測,防止二次污染;統一配送,避免因人群聚集引起的疫情擴散。2月19日上午,養雞戶周新和送來了雞蛋,他介紹:“我們養雞場和市鵬程禽蛋農民專業合作社長期合作,4天送一次,一次一百箱左右,一箱700枚雞蛋,總共大概是3萬枚。”
“在雞蛋這一塊,我們一天只能發三四千個訂單,也是因為貨物不夠,網民需求量較大。”周鵬介紹,“我們現在每天用工二三十人,人手不夠,昨晚加班到晚上12點多。”
為豐富網民的網上“菜籃子”,“晨誠優選”不僅賣雞蛋,還賣起了鴨血、大米。大米品牌為錕旺,品種是寧粳8號,一天有一千多網絡訂單,每天能賣8至10噸大米。周鵬介紹:“我們這個大米品牌自去年10月份成立,去年11月份至年底賣了300噸大米。”
平臺上線以來,由于服務優質、口碑良好,點擊量持續攀升,目前已吸引近18家本地種養專業合作社、土特產銷售商加盟合作。“不出門、不上街,我們在手機上也能買到平價、新鮮的蔬菜了。”不少市民感覺到平臺購物的安全快捷。
為全力保障禽蛋生產,該合作社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組織工人學習防疫知識,增強防范意識,噴壺定時消毒,并配發一次性口罩、肥皂等防疫用品,確保疫情防控落地生根。“人手不夠,但是不敢從外地招人。我們給工人加工資,現在包裝一盒雞蛋提成是5毛錢,還管飯,晚上加副餐。”員工顧建蘭介紹,“早上上班前,我們要對廠區進行消毒,每個工人進來都要測量體溫,一天消毒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