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 特約記者 田留軍)外來人員嚴禁入內、消毒、發放口罩……在232省道泰興段建設工程項目部的大門處,張貼著許多提示語,外來人員要嚴格測量體溫、登記個人信息。
離項目部不遠,232省道一期工程(355省道至334省道段)項目現場,80多名泰興本地工人已陸續返崗,不一會便機聲隆隆,翻土機、挖掘機忙而不亂。在嚴密的疫情防控下,232省道泰興段已經實現全面復工。這也是我市首個復工的交通重點工程,打響了今年交通樞紐攻堅戰的第一槍。
“為確保安全復工,我們項目部制定了疫情防控預案,儲備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落實專人對工程技術、監理、施工人員開展每天三次體溫檢測。員工就餐采用分餐制,減少人員集聚,同時加強項目部辦公室、員工宿舍等重點區域的消毒消殺工作。”232省道泰興段項目副經理高峰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包車接工人返崗,待得到允許后,也將組織他們立即投入建設中。
232省道是新一輪省道網規劃中連接蘇北、蘇中、蘇南的縱向干線公路,也是泰州中部干線公路,工程北起姜堰,南至靖江,泰興段經新街、根思、黃橋、河失、曲霞、廣陵六個鄉鎮,長約32.9公里,其中新建約30.64公里,利用老路約2.26公里,路基寬25.5米,兩塊板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概算總投資約21.6億元。該省道是我市交通骨干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泰興人民特別是黃橋老區人民盼望已久的“希望之路”“騰飛之路”。該工程的開工建設將更好地策應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有力地促進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對于我市構建大交通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天氣轉暖,工程施工迎來了十分有利的季節。為了搶抓進度,力爭早復工、早建設,我市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工任務要求,第一時間制定了復工方案,督促施工單位組織非疫區工人盡快返崗,完成項目防疫措施編制審批,抓好防疫物資儲備、隔離、消毒、體溫檢測等有關措施落實,嚴把人員進場關,有效切斷傳染源,科學有序抓好復工。
“我們一期工程南起334省道、北至355省道,長約15.71公里,資金投入5.2億元,于去年3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路基灰土施工已經進展過半,橋梁樁基和管涵施工已完成75%以上。”市交運局工程一科科長徐勇介紹,下一步,他們還將增強施工力量,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力爭今年年底完成項目主體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