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顧燦)2月8日上午,在仙鶴灣小區門口,幾名社區工作人員檢查來往車輛、人員的出入證,并給進出人員測量體溫。記者看到,每名工作人員都按要求佩戴好口罩以及一次性手套。同時,桌子上還擺放了消毒液。
社區作為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排查管控任務重、壓力大,在開展好防控工作的同時,防控人員做好自身防護也是重中之重。“我們社區人員巡查之前都會戴好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并配有消毒液對雙手進行消毒。”社區工作人員李碩告訴記者。
記者在國慶新村、國慶二村等多個社區的卡口看到,口罩、手套、消毒液屬于標準配置。防控人員每天上班也要測量體溫,體溫合格之后方可上崗。在社區辦公室內,為了防止人員聚集,社區要求居民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國慶新村社區黨委書記朱銀松介紹:“我們所有工作人員上崗之前也要按要求、按標準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在辦事的過程中,也會主動提醒前來辦事人員保持適當距離,盡量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
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緩,基層人員的防護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目前,社區工作人員防護用品主要由街道配備部分,共派發口罩5萬只、體溫槍600個、消毒液2噸。同時,社區也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部分,還有部分居民捐贈,一線防控人員防護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