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余華 盧怡 通訊員 高放 葉冬梅 劉偉)“您好,麻煩您登記一下,給您量下體溫!”“這個是疾控部門下發的防疫宣傳資料,你們可以多多學習,科學防疫,不要恐慌。”1月30日上午7點,濟川街道五里墩社區黨委副書記邵建蘭早早地來到社區服務中心,幫助網格員給出入小區的來往車輛進行登記,而這僅僅是社區連日來“五加二”“白加黑”防疫工作的一個縮影。 網格員:一線站好崗哨 社區不可失守,是邵建蘭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的內心堅守。在街道、社區的統一部署下,她和同事們迅速行動,對轄區內居民進行網格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時通過發送短信、發放倡議書、入戶宣傳等方式,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有些年紀大的居民不識字,看不懂短信和倡議書,邵建蘭就把相關注意事項詳細地解釋一遍,通常是大半天下來也顧不上喝一口水,喉嚨都已沙啞。 尤其是棋牌室、網吧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小部分經營戶和群眾并不理解。為了做通他們的工作,邵建蘭和同事們耐心勸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離逗留人員。邵建蘭坦言:“能讓更多的居民了解防疫知識,我們再累再苦都值得!” 邵建蘭和網格員們每天都要到各小區進行巡查,對多人聚集情況進行勸導,對居家隔離的人員進行回訪及心理疏導,確保沒有異常情況發生,為社區居民營造安全衛生的居住環境。濟川街道五里墩社區黨委書記曹軍介紹:“我們社區全體干部采取24小時上班,輪流執勤,在轄區里發放宣傳單,同時對武漢回來的人員進行每天隨訪。” 當大家延長假期“宅”在家時,社區的干部們早已進入正常上班模式了。“自大年三十開始,我就正常上班了,只好把上初三的孩子托付給長輩。”言語中透露出愧疚,但是邵建蘭堅定地接著說,“工作需要我們,我們必須到崗到位,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 邵建蘭的婆婆顧仁蘭說:“這些天,她經常加班到很晚才回來,有時候值夜班,不回來,但是我們都支持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日前,濟川街道潤泰社區召開社區黨員干部、網格員和有關小區業主委員會負責人會議,檢查了解各網格、小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排查、宣傳發動工作,進一步細化防控舉措,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措施落實無死角,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記者在潤泰社區吉潤花苑住宅小區看到,每個單元門口都張貼著“致廣大市民朋友的倡議書”及社區防疫小貼士;佩戴口罩上門隨訪外地回歸人員情況的小區網格員、業委會和物業工作人員,在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識和防護措施,鼓勵居民參與防控活動,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盡可能居家,減少出行,不信謠、不驚慌,安心在家把年過。 抗擊疫情,泰興在行動,街道在行動。“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社區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增強居民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攜手防控疫情。”潤泰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力介紹,社區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做到“入網入格入家庭”,有效防止疫情輸入。 防控排查、人人有責,依靠群眾、眾志成城。潤泰社區黨總支發動住宅小區業委會、物業工作人員、志愿者及家庭簽約醫生、預防保健醫生,配合做好防控排查和流動人員管控追蹤工作,一旦發現疫情,立刻上報轉送至定點醫療機構。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嚴格對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防止疾病的傳播。 “組合拳”:嚴密防控疫情 連日來,為了打好這次疫情防控戰役,濟川街道組織各社區(村)多措并舉,積極行動。在濟川街道三六村,村里在南北片區共設置了2只特別的垃圾桶——廢棄口罩投放垃圾桶,桶上張貼了這樣一句標語。“垃圾分類始于心,預防疫情在于行”。濟川街道三六村黨總支書記葉新平介紹:“這個垃圾桶專門用來收集大家用過的口罩。因為用過的口罩風險比較大,患有發熱、咳嗽、咳痰等癥狀居民用過的口罩,更是潛在的病毒傳播載體。” 春節期間原本就是垃圾生產高峰期,家庭生活垃圾特別是廚余垃圾比平時多很多。疫情趕上春節,原本就很緊張的垃圾清運工作變得更緊迫和重要。連日來,三六村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做到不留死角。葉新平說:“我們村的環境工作做得比平常更加嚴格了,垃圾及時清運,道路干凈整潔。我們村干部始終保持務實作風,既當好‘戰斗員’,還做好‘宣傳員’。充分利用微信等交流互動平臺,做到線上宣傳與線下走訪同步推進,扎實做好群眾防疫知識宣傳,穩控民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