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琦 秦微 孔飛)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宣堡鎮緊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體要求,以唱好“四部曲”為主旋律,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推動主題教育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強學習,唱好主題教育“理想曲”。認真組織集中學習和自學,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每天上好主題教育讀書班,每周開好主題教育例會,每月上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不斷把黨的最新要求、最新部署領會好、貫徹好、落實好。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打造“初心學習社”,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誦讀革命先輩紅色家書,重溫入黨初心。創新開設“流動課堂”,組成“送學小分隊”,分赴全鎮12個村,送教上門300余次。赴中共江浙區泰興獨支舊址紀念館黨性教育基地,緬懷革命先輩,重溫先烈誓言,傳承紅色基因。開展“話初心·擔使命”主題征文活動,引導黨員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重調查,唱好主題教育“進行曲”。精心確定11個課題,從2019年9月下旬開始,由黨政班子成員帶隊深入各村、企業一線,聚焦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短板和困難問題,深入剖析根源,全面開展調研,形成了內容翔實的調研報告。圍繞加快打造“宣堡生態涵養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定位,將全域旅游發展作為重要突破口;圍繞“兩山”理念,謀劃建設生態宣堡,探索走出一條綠色發展、致富百姓之路;圍繞基層社會治理難題,堅持黨建引領,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新格局……通過集中交流研討,一個個調研成果正逐步轉化,促進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再提升,鄉村振興基礎再夯實。 抓落實,唱好主題教育“實干曲”。基層黨組織如何建設,制約宣堡高質量發展的癥結在哪,宣堡干部隊伍建設的短板是什么?宣堡鎮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問卷調查,梳理“問題清單”,將落腳點放在“實干”上,建立“月計劃、周安排、日跟進”的工作推進機制。針對10個經濟薄弱村缺乏可持續發展經營項目這一實際,該鎮細化落實脫貧措施,新建和購買標房1.6萬平方米,將產權受益量化實化到村,僅此一項,各村經營性收入新增15萬元以上。針對村干部老齡化嚴重、后備隊伍不足的現狀,該鎮拓寬選人用人渠道,落實“雁陣培育計劃”,至目前,已選優育強2名標桿型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頭雁”、3名骨干型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強雁”和24名青苗型年輕干部“雛雁”。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風文明提升兩大重點任務,深化“新風行動”,堅持“一村一策”,推動全鎮12個村全面創成“整潔村”,其中,崇頭莊村、梅埝村創成“示范村”,郭寨村申報為泰州市特色田園鄉村。 學榜樣,唱好主題教育“奮進曲”。注重學習全國榜樣典型。組織黨員干部集中收看《榜樣4》,認真學習領悟張富清、李連成、黃文秀等7位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汲取精神動力,交流心得體會。注重尋找身邊榜樣。發動廣大黨員積極尋找、發現身邊榜樣,側重選樹“五類先進黨員典型”:忠于信仰的典型、奮勇爭先的典型、服務“三農”的典型、脫貧攻堅的典型、廉潔清正的典型,使之成為教育黨員的鮮活教材。注重講好榜樣故事。成立“榜樣先鋒”事跡報道組,總結挖掘典型事跡,開展事跡巡回宣講,努力用身邊榜樣的力量感召一批人、帶動一群人、凝聚一片人。 在主題教育中,宣堡鎮堅持把傾聽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回應群眾關切作為“第一目標”,把解決群眾訴求作為“第一要求”,努力用“群眾口碑”檢驗主題教育成果成效。立足于破解全域旅游線路難題,完成29.5公里的5條道路、21.6公里的3條水上交通循環線發展計劃,其中東環線正在施工,老宣堡港整治到位。針對“部分村黨群服務陣地缺失”問題,宣堡鎮西宣村和毛群村通過積極上爭、多方籌資,分別投入240萬元和160萬元,加快建設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至目前,兩個村的黨群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已經封頂。北森莊村拓寬西森主干道1200米,新建通組入戶硬質化道路1500米,對全長約2200米的北森中溝、支溝和北森大汪河進行清淤整治和生態護坡,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