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1月16日,隨著近5萬立方米長江水被注入隔艙,常泰長江大橋主航道橋主塔基礎6號墩首節(jié)鋼沉井逐步下沉,晚上9時,沉井底面與河床“親密接觸”,實現成功著床,這標志著大橋工程建設取得了又一重大進展。
常泰長江大橋位于泰州長江大橋下游30.2公里,江陰長江大橋上游28.5公里,南北分別連接常州市與泰興市,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級公路“三位一體”的過江通道。常泰長江大橋主航道橋主塔基礎采用鋼沉井結構,是大橋建設的關鍵節(jié)點和控制性工程。1月2日,首節(jié)鋼沉井被浮運至墩位處并順利就位,為實現今年鋼沉井最終下沉至設計深度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橋主塔兩個沉井分布于長江揚中河段12.5米深水航道兩側,平面呈圓端型,首創(chuàng)采用“上小下大”的臺階式造型,可降低沉井重量,有效阻擋下潛水流,減少沖刷和埋置深度。沉井底面尺寸橫橋向長95米,縱橋向寬57.8米,面積相當于13個籃球場大小,首節(jié)鋼沉井高度最高達到42米。
對如此“龐然大物”開展精準定位和注水著床,給現場施工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6號墩首節(jié)鋼沉井注水下沉過程中,施工單位通過運用鋼沉井姿態(tài)監(jiān)控、智能索力調節(jié)和液位計監(jiān)控等系統,實時把控沉井姿態(tài)、索力數據、隔倉水位高度等參數,有效確保了鋼沉井得以安全穩(wěn)定下沉至河床位置。5號墩首節(jié)鋼沉井隨后也將開展著床施工。
首節(jié)鋼沉井成功著床后,將進行河床拋填碎石防護、井壁混凝土澆筑、水上接高、取土下沉等施工作業(yè),年內力爭實現鋼沉井安全、可控下沉至設計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