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1月10日,在泰隆傳動機械產業園項目現場看到,建設工地塔吊林立,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目前廠房基礎已全部結束,5號廠房鋼結構主結構全部吊裝結束。泰隆集團副總經理黃留生介紹,整個園區廠房將于今年6月底全部結束,下半年進入裝修和室外景觀設計施工,整個項目應該能在2020年底或者2021年初搬遷安裝設備。 泰隆傳動機械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將打造成為一個集中供冷卻液、集中供氣、集中排污,全年車間空調開放的行業一流的工廠,形成功能完備、產品齊全的傳動機械產業園。作為我市機電產業的龍頭企業,泰隆集團堅持創新發展,不僅是傳統的減速機生產正在實現智能化制造,公司在新產品——機器人關節用精密減速器的生產中,投資建設了兩幢恒溫、恒濕智能車間,從歐美引進先進生產設備,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為企業發展夯實后勁。 工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城市興。2019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我市在狠抓產業項目建設的同時,十分注重企業的創新轉型,不斷促進工業經濟規模做大、結構調優、質態提升,進一步筑牢實體經濟根基,助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上臺階。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上,我市切實加大重點企業在研發創新、設備投入、兩化融合、規模貢獻等方面的激勵引導力度,支持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食用菌類產品的企業,長期以來,菌類產品生長周期長、產出低,一直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菇本堂通過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進行技術攻關,企業與清華大學無錫應用中心建立中國珍稀食用菌研究中心,合作研發的鹿茸菇在國內尚屬首家。通過生產工藝的改進,縮短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效能。公司副總經理楊仁智介紹,目前鹿茸菇、白玉菇產量達13000噸,年產值2.5億元,三期項目順利投產后,產量可以翻番,年產值可以達到5億元以上。 實體經濟是百業之根,是“穩”的根本、“進”的基礎。2019年,我市堅定不移加快產業創新轉型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實施一批“強鏈、延鏈、補鏈”技術改造項目,推動化工產業綠色發展、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實現產業層次新突破,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6.35%,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5家,實施重點智能化改造升級項目56個。全市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預計全年實現工業開票銷售1620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0家,工商稅收超千萬元工業企業達62家,其中超億元6家。 “我們將持續實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隊培育工程,對梯隊培育庫企業實行常態化監測、動態化管理、精細化服務。2020年力爭新增工業應稅開票超百億企業1個,超50億企業1-2個,超10億企業4-5個,億元以上企業15家以上。”市工信局局長燕榮華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