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顧燦)12月28日上午,記者見到肢體殘疾人沈海時,他正熟練地操控著剛從輔具適配平臺申請到的電動輪椅。沈海告訴記者:“我之前在網上殘疾人輔具適配平臺詳細了解了各種輔具設備,經過比較發現這款電動輪椅非常適合我。所以就讓轄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幫我申請,很快就拿到了它,這款電動輪椅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有了它,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方便很多。” 輔助器具是殘疾人補償和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質量、增強社會參與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康復、教育、就業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殘疾人對無障礙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輔助器具事業的發展愈發重要,輔具工作的開展更加迫切。 輔助器具的評估適配,不是單純的發放,不僅僅是把輪椅、拐杖等輔具發到他們手中,而是研究出適合他們的輔具。“以前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必須由市輔具中心工作人員年初到各鄉鎮,與殘疾人面對面或者以入戶的形式進行輔具適配,過程繁瑣,殘疾人到場也不方便。”市殘疾人輔具服務中心副主任孫華說。為了給殘疾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為不同類別的殘疾人提供更加精準的評估適配,針對殘疾人最迫切的需求,精準找到切入點,研判其亟待解決的困難,市殘疾人輔具服務中心開通了網上殘疾人輔具適配平臺。 “我們前期就對殘疾人專職委員進行了培訓,現在有需求的殘疾人可以直接到各鄉鎮(街道)殘聯填報輔具適配需求,網上申請適配自己最適用的輔具。市殘聯輔具適配師會對鄉鎮申請信息進行審核把關,這樣的適配流程方便快捷,讓殘疾人在家就能享受自己最實用、最迫切需求的輔具。”孫華介紹。 我市共有各類殘疾人6.8萬人,持證殘疾人近2.3萬人,近年來,市殘疾人輔具服務中心開展了假肢裝配、助聽器驗配、基本輔具適配等多個項目。新適配渠道的開通——互聯網+輔具適配服務工作更加注重精準化服務,有效杜絕浪費。同時,通過建立殘疾人互聯網+輔具服務適配服務平臺,及時對接配送,讓殘疾人少跑路,為殘疾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