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段圣呈 李帥)“聽水響,望水流,一年四季為水愁”,曾幾何時,這令人心酸的順口溜是泰興市珊瑚鎮躍進中溝的真實寫照。珊瑚鎮屬于靖泰高沙土區域,河坡容易坍塌,導致河床淤泥堵塞。今年9月,珊瑚鎮啟動了躍進中溝整治工程。“用扒土機進行清雜,包括占用河坡的建筑物,樓房就拆掉3個,上下兩層的,都拆除掉,保證工程的進度。”珊瑚鎮鎮前新村村委會主任胡愛紅介紹。 據了解,全長3.3公里左右的躍進中溝流經珊瑚鎮鎮前新村、曹埠村、洋港村,整治工程總投入290余萬元,分別進行清淤、木樁護岸、河坡綠化等。“現在整治以后,人一看心情舒暢,等河兩岸綠化好了,簡直像是個花園河。”珊瑚鎮鎮前新村村民肖學奎告訴記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9年以來,泰興市緊扣“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總目標,推進“河長制”水體治理長效管理,尤其重視邊遠鄉鎮河道管理和整治。曲霞鎮共有中溝10條、莊河230條,鎮負責人是中溝河長,村負責人為莊河河長。鎮村兩級河長,強化巡查,發現問題,立即交辦。 曲霞鎮7號中溝是泰興市示范河道之一,從2017年起,曲霞鎮開始對這條河道進行專項整治,通過拆除違章建筑、清除漁網漁籪、清理扒坡種植、建立管護機制等措施,現在的7號中溝環境大變樣。“作為7號中溝的河長,我每月組織沿線的曲霞村、丁橋村、肖榨村的負責同志全境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3個村形成一個聯動機制。”曲霞鎮副鎮長張金華表示。 泰興市境內擁有24公里長江岸線、4500余條縣鄉河道,216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市、鎮、村三級河長體系已經建立,通過開展干河“兩違”專項整治、中溝“三拆兩清一落實”、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農村水生態環境修復等一系列措施,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同時,泰興市先后協同高港區開展國考馬甸閘西斷面水質達標整治,協同海安、如皋、姜堰治理邊界河道,完成如泰接通、古馬干河治理工程,會同靖江市聯合開展靖泰界河水面保潔,實現了從區域到流域、從大江到莊河的治理管護責任全覆蓋,全市河流水更清、河更暢、岸更綠、景更美。“碧水潺潺村邊繞,房舍鱗次曲徑幽”的美好愿景,正在變為現實。 “我們將以‘釘釘子’的精神,系統謀劃2020年河長制目標和任務,推進河長履職、水質改善、岸線整治、示范引領、長效管護,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泰興市水務局總工程師蔣余謀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