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審中介服務是行政審批的重要環節,當前在我市,這一方面服務不規范、耗時長、收費高等“中梗阻”問題仍突出,企業反響較為強烈,已成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大堵點。要提升行政審批的質和效,增創營商環境的比較優勢,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思維思路、強化對策舉措,讓涉審中介服務速度快起來、收費降下來、質量優上去。
破除中介服務“中梗阻”,要打造好實體超市,發揮標桿引領作用。依托新政務服務中心,我市設立中介服務實體超市,通過部門推薦、企業評議、社會公示等途徑,優選了一批服務質量高、資質信譽好的中介機構入駐。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要推動中介機構制定優質服務標準,公開服務時限、收費標準等承諾和違諾責任,實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發揮實體超市的標桿引領作用,推動線上線下互補互促,力求“最多跑一次”。要將場內、場外涉審中介機構悉數納入管理,開設涉審中介服務線上系統,對分散在場外的中介機構進行集中數字化管理,增設簽約備案、時限承諾、收費明細、動態監管、預期警示、企業評價投訴等管理功能,讓中介服務從“灰色地帶”走向“陽光運行”。尤其要加強網上超市中介服務機構的審核,對未經登記或未取得相應資質資格、人證分離、一證多用、資質外借等違規執業的中介,進行清理整頓。
破除中介服務“中梗阻”,要強化行業部門監管,嚴格考核優勝劣汰。提升中介服務質量和效能,主管部門不能缺位,必須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主動扛起責任、盡職盡責,加強對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的管理、監督和教育引導,徹底打破行業、地域、部門壟斷,割斷與中介機構的利益關聯,下決心管好中介服務市場。要對中介機構的服務質量、時效、態度、收費等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監管;要強化動態問效,對違規違諾行為,及時下發提醒通知單,督促限期整改。要實行季度、年度考核考評,組織公開評議、評星評級,將結果在政務服務中心電子顯示屏、線上系統予以公布,并向社會公示。要建立健全信用評價機制,加大失信懲戒,對嚴重失信及違法違規經營的中介,列入“黑名單”、堅決予以清退,實行優勝劣汰,倒逼中介機構規范服務、提升質效。同時,要加快引進優質中介機構,攪活中介市場“一池春水”,形成競爭更加充分的中介市場環境。
破除中介服務“中梗阻”,關鍵要強化行業自律,主動提升服務質效。自律就是自我約束、自我提高,各中介機構要把合規發展、誠信發展作為立身之本,把贏得口碑、打造品牌作為經營之道,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執業行為、提升服務質效。要主動公開服務承諾、公開服務時限、公開收費標準,自覺接受社會和主管部門的監督。要堅持問題導向、敞開大門,虛心聽取各方意見,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壓縮服務時限、提升服務質量,通過管理降低成本、優質服務提高效益。
中介服務事關項目審批效率,事關高質量發展大局。涉審中介服務的“中梗阻”,不僅增大企業投資成本,還嚴重影響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達效。讓我們深入推進涉審中介服務清理規范工作,進一步加強中介市場管理,提升中介服務質效,構建起公開公平、競爭有序、收費合理、服務高效、企業滿意的中介市場新秩序,按下提速提質行政審批服務的快捷鍵,為我市“扛起標桿大旗、拼進全省八強”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