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徐接男)日前,養老院職工顧東華早上8點不到就來到國慶二村高齡老人沈建文家中,幫老人梳頭、按摩,跟老人聊天,然后掃地、收拾廚房餐具、擦洗門窗……這樣的服務每隔幾天,顧東華就會來提供一次。而沈建文能享受到這些服務,得益于我市實施的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我現在患有糖尿病,身體不好,行動不便,急需人照顧。多虧了東華的幫忙,給我們打掃衛生,有時還幫著買點東西,我們老兩口省心多了。”沈建文說。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居家養老服務越來越受到關注。雖然這些年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在不斷提高,但上門助老和養老服務依然有待進一步拓展。從2017年開始,一些養老機構嘗試著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清洗衣物、家電維修、修剪指甲、理發、褥瘡護理、陪醫代購、助餐送餐等10余種上門服務“菜單”。由于此項工作起步晚,目前,全市上門助老、養老服務覆蓋面仍然較低,每年服務老人數占比不足1%。為此,去年,我市通過社會招標的方式,鼓勵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運營,推動養老機構積極參與,為特殊困難高齡老人提供精準、個性、專業的上門服務。
今年,我市繼續對去年8月份登記在冊的具有本市戶籍且實際在本市范圍內居住的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不包括入住在養老機構的老人實施該項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理發修面、修剪指甲、洗滌被套、測量血壓等。同時,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組織由各鄉鎮(街道)按照招投標程序確定。
據了解,此項服務今年將惠及4.5萬名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預計總投入225萬元,相關費用全部由市財政承擔。市財政將持續做好資金保障,讓更多老年人感受到公共財政陽光的溫暖,為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安作出積極貢獻。市相關部門也將加強監管,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為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