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孫紀剛)“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對泰興發展提出了‘扛起標桿大旗、拼進全省八強’的要求。虹橋園區作為泰興沿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必須從‘跳出泰興、跨過長江’的高度,超前謀劃、高點定位虹橋的戰略發展目標,搶抓發展機遇,大興實干之風,致力推進園區創新轉型跨越發展,為泰興‘拼進全省八強’貢獻虹橋力量。”虹橋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軍表示,園區將抓住常泰長江大橋建設機遇,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明晰“融入蘇南的橋頭堡、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生態建設的示范區、獨具特色的小城市”四大發展定位,堅持跨江聯動發展思路,精準謀劃與蘇錫常和上海地區的產業、人才、資本與創新資源深度融合,促進總量跨越、質量提升,努力在發展理念、發展路徑、發展質效上爭當全市排頭兵。
“為‘拼進全省八強’貢獻虹橋力量,需要我們依托現有產業基礎,著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不斷提高經濟貢獻份額。到2022年,確保經濟總量突破500億元。”孔軍表示,園區將重點打造現代裝備制造、綠色智能裝配式建筑、汽車零部件及新一代智能交通裝備和臨港物流四大特色產業,進一步提升特色產業鏈式發展水平。堅持走總量質量雙提升發展路徑,培大育強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到2022年規模達220億元。堅持走“集聚生產制造端全產業鏈—完善服務端集中功能配套—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園”的發展路徑,培育發展綠色智能裝配式建筑產業,到2022年規模達70億元。堅持走“引進重大載體平臺—構建產業服務生態—集聚高端制造產業—打造完整產業鏈條”的發展路徑,加快發展汽車零部件及新一代智能交通裝備產業,到2022年規模達30億元。堅持走抓港口、興物流、促工業的發展路徑,加快發展臨港物流產業,重點推進臨港現代物流園建設,到2022年貨物吞吐量達5000萬噸。
“為‘拼進全省八強’貢獻虹橋力量,需要我們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持續強化項目招引建設,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內,招引億元以上項目50個以上,特色產業項目占80%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以上。”孔軍表示,虹橋園區將進一步優化招商公司管理機制,精心制定產業鏈圖譜,強化產業地圖招商,聚焦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引進旗艦型、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力求重特大項目招引取得新突破。嚴把項目質量標準,緊盯優質項目、高新技術、尖端產品著力引進投資規模大、畝均產出高、科技含量高的產業項目。堅持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轉動能、增優勢的主抓手,進一步強化項目效益跟蹤,督促和指導新竣工項目抓緊落實業務訂單和組織生產,確保早量產、早達效。
“為‘拼進全省八強’貢獻虹橋力量,需要我們根據建設港產城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的城市副中心的目標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特色小城和沿江產業板塊的功能配套區。”孔軍介紹,園區將重新修編總體發展規劃,對產業規劃、城市規劃通盤考慮,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打造長江生態城、科技創新城、旅游健康城。充分運用市場化運作,積極引進總部經濟、旅游休閑、科技金融、商貿服務等高端業態,加快人才公寓、企業集中辦公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和新城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真正將虹橋建設成為沿江一體化發展的行政中心、商業購物中心、功能配套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