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開捕!”日前,隨著一聲令下,江源農牧有限公司江沙蟹正式開捕。 江源農牧有限公司是我市最大的螃蟹養殖企業,螃蟹養殖面積在3300畝左右,其中,在姚王鎮王家堡村就有1700多畝。2013年以來,江源農牧養殖的“江緣”牌螃蟹連續五年獲得全國河蟹大賽金獎,三次獲得最佳口感獎。今年預計產量將突破200噸,收益將提高15%左右。 金秋九月,在泰興的鄉間田野上,風吹稻浪,送來縷縷谷香。田間地頭,碩果累累,瓜果飄香。目及之處,皆是秋色和喜悅。在數不清的日夜中,農民與土地的磨合塑造,讓一片片田野交織成金秋的五彩畫卷。 我市現有耕地99.83萬畝,東部為高沙土區,面積48.61萬畝;沿江為粘土區,面積18.75萬畝;沿靖為壤土區,面積32.47萬畝。“去年,全市機插秧面積達46.66萬畝,機插率92.4%,糧食總產達14.6億斤;正常年份,全市欄存生豬55萬頭、家禽495萬羽、肉羊7.2萬只、奶牛3090頭,全市生豬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達78.6%,繁殖各類魚苗9.5億尾;現有設施農業19.1萬畝,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個、全國休閑漁業基地1個、泰州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4個,建成黃橋鎮、新街鎮2個省級萬畝‘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擁有大中型農機近1萬臺套,總動力達63萬千瓦,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1%,列泰州第一;建成高標準農田69萬畝,高標準農田比重達69%;全市累計創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2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0家、泰州市級32家。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100.22億元。”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閭月清說。 糧食豐收,農民收入增長,農村面貌正在發生巨變。目前,市三香果業有限公司、江蘇東方綠洲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成功掛牌上市;累計申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164個、綠色食品61個、有機農產品1個,泰興香荷芋、泰興白果、泰興蕎麥、泰興元麥、泰興花生獲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市農產品加工園區被認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基地”。全市累計發展家庭農場1602家、農民合作社1484家,農戶入社率達93%。獲批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累計創建國家級示范社5家、省級示范社19家、泰州市級示范社41家、泰興市級“星級示范社”200家。全面完成省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市工作。全市年度農業保險總保費上升到9394.28萬元。2018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476元,同比增幅達9.1%。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得益于農業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近年來,我市先后獲得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省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先進市、全省生豬產業大縣、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市、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綠化模范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示范縣等稱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