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 蔣凱)9月10日上午,記者在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建設現場看到,景觀橋、小涼亭等游園設施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壯士斷腕的力度堅決關停拆除小船廠、回收魚塘,累計拿出超過50%的長江岸線打造長江濕地和生態廊道工程,實現“船廠變森林”“魚塘變濕地”“工廠變綠地”。該工程于去年5月開工建設,將按照“把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把綠色作為本色,把生態作為底色”的規劃原則,江堤頂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實施拓寬改造,形成8米寬機動車道、3米寬彩色瀝青跑道的江堤走廊;堤內按照“生態+”的建設理念,恢復濕地3000畝、植樹造林1200畝、綠化面積約280萬平方米,致力形成“一帶三區”的大江風貌。“一帶”指12公里生態林帶,“三區”指生態產業融合區、生態田園風光區、生態人文體驗區。虹橋先行段和濱江先行段已經建成,同時對14.4公里的擋浪墻進行改造,由原來的7.9米提升到8.3米。目前,已實施了江堤改造、種植土覆土、綠化種植以及內河水系溝通等工程。
在生態產業融合區的綠化帶,長達1.8公里的長江岸線上,已經栽植了上萬株各種綠化苗木,營造出了沿江賞景的美好意境。“原來的小船廠區域,目前綠化種植已經完成了90%左右,9月份準備對地被進行全面種植,10月份之后對剩余的苗木進行補植。”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建設現場工程師秦佳林告訴記者。
據了解,通過整治修復提升,我市將把泰興長江岸線打造成為江蘇省長江大保護的樣板、泰興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的名片,為高質量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母親河煥發健康生機。項目安全總監陳君表示,將嚴把質量關,把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百年工程。
如今,沿著長江岸線,一條生態綠色廊道正在成型,大江風貌初現風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