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凱)9月4日,記者在納新新能源生產車間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對剛剛生產出的新款鐵鋰電池進行性能檢測。據了解,新款鐵鋰電池和老款電池相比,不僅是體積上產生了變化,更重要的是技術人員通過對核心技術的改造,使得產品的循環使用壽命和安全性能都大大提高,產品成本也降低了10%。 近年來,納新新能源通過有針對性的設備投入和技術改造,化解發展瓶頸,促進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轉變,產品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這款30安時鐵鋰電池是我們剛剛下線的新產品,由公司自主研發。在電池中增加了我們自己研發的添加劑,另外從工藝上進行了改善,優化了電解液的配方。”納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小龍告訴記者,該產品比國內同類產品循環壽命更長、安全性能更高,目前已經接到了國內電動自行車龍頭企業綠源、愛瑪的訂單。 納新新能源主要生產能量型和功率型鋰電池,依托中科院蘇州研究所,公司加快智能化改造,加大新品開發力度。車間里原先的3條鋰離子電池生產線,經過改造提升,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上287臺生產、試驗、檢測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比例達100%,設備聯網比例達100%。由于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用工比過去減少了三分之一,生產效率大為提升,為公司實現銷售1.4億元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何小龍說,從下半年訂單情況來看,完全能夠達到全年的銷售目標。 據統計,納新新能源在成功實施車間智能化改造后,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了15天,流動資金周轉周期減少了3天,庫存周轉率上升了30%,企業生產能力逐年提升,推動了產品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產品技術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