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燕麗娟 通訊員 周潔琴 周茜)日前,河失鎮工作人員帶著油、米、牛奶等慰問品來到前不久通過定點記賬工作調查出來的因病致貧困難戶陳俊生家,了解他的生活現狀,并送去黨委政府的關懷。 今年,國調隊從河失鎮的三個村抽取了30戶村民參加定點記賬工作,了解村民們真實的收支、開銷及生活情況。在審核賬本時,河失鎮黨委政府發現元仙村記賬戶陳俊生家的可支配收入增幅低于全鎮平均水平,鎮輔助調查員隨即開展實地走訪。調查發現,陳俊生患重病,目前癱瘓在床,靠藥物維持生命,唯一的女兒遠嫁,老伴挑起種田和照料病患的重擔,只能靠賣糧和女兒的贍養費維持高昂的醫藥支出。 掌握實情后,鎮輔助調查員一邊向組織匯報,一邊積極與鎮殘聯、民政等部門聯系,多部門聯動,制定幫扶舉措。對照惠民政策,陳俊生符合殘疾人條件,鎮輔助調查員積極幫助申請辦理殘疾人手續。通過查詢申請流程、搜集材料、填寫申請表、申報定殘等工作,陳俊生成功定殘,并于今年7月份拿到第一筆殘疾人補助金。 今年是全市脫貧攻堅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年,河失鎮黨委高度重視,把脫貧攻堅作為壓倒一切的民生實事工程。嚴格執行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成立了以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起上下貫通、責任清晰的扶貧工作體系,明確要求各村居今年經濟薄弱村和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脫貧率均為100%。 “小康路上一戶不漏、一個不少”是河失鎮黨委的脫貧目標。為此,該鎮黨委組織鎮村干部和掛扶單位及幫扶人員開展入戶調查,分析致貧原因,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梳理歸類。區分細化了因病因殘致貧、因學致貧、因缺技術致貧、因缺勞動力致貧、其它原因致貧人口底數,并按照措施到戶、因人施策的方針,確定了脫貧攻堅工作總體目標。在此基礎上,認真研訂精準脫貧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了每一戶、每一人的脫貧時間、脫貧途徑,使脫貧攻堅真正做到精準到位、動態管理。至目前,全鎮未脫貧戶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的26戶,其中落實低保提標措施的14戶、低保轉五保的4戶、介紹就業的4戶、辦理低保的1戶。 阿尼大是河失鎮劉莊村的少數民族建檔立卡貧困戶。幾年前,阿尼大的丈夫得了急性白血病,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為丈夫的病情致貧。村干部向鎮黨委反映了阿尼大家庭的情況后,政府按照“精準扶貧,一戶一策”為該家庭制定了詳細的脫貧方案,明確了鎮村兩級幫扶人,對接了兩家幫扶企業,落實低保政策以及通過精準扶貧“五包技能培訓”幫助其丈夫找工作。 今年,阿尼大的兒子丁偉即將職中畢業,他萌生了應征入伍的想法,得到了市委統戰部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持。鎮人武部主動聯系無錫醫院為孩子做了去近視激光手術,并鼓勵他鍛煉身體,在體檢、政治考核通過后已優先安排丁偉應征入伍,該家庭也已順利脫貧。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委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河失鎮黨委書記張莉向記者介紹,為確保全鎮19個經濟薄弱村和705戶低收入農戶按序時進度完成脫貧任務,下一步,該鎮將繼續加大扶貧工作力度,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促使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脫貧奔小康。繼續加大扶貧開發的宣傳力度,切實轉變經濟薄弱村和貧困戶的致富觀念,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著力抓好工業集聚區二期標房建設項目,做到早建成早收益。認真組織督查、考核驗收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的脫貧解困工作,總結取得的成績,找出存在的問題,確保真扶貧、扶真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