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姝文 通訊員 顧興龍)“我們將堅持高點定位,重點圍繞‘爭當非園區鄉鎮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工作目標,狠抓項目大突破。”張橋鎮黨委書記熊亞平說,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要高起點開展項目招引、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高標準抓好質效評估,這給張橋鎮項目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以來,張橋鎮堅定不移地落實“工業興鎮、產業強鎮”這一發展理念,堅持聚焦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項目建設持續發力,瞄準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利用各類招商平臺強化項目招引,累計新簽約1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新竣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
“全力拓展重大項目源,把產業鏈招商作為主攻方向,利用招商會等各類平臺載體,進一步宣傳推介張橋、擴大項目招引成果,努力在龍頭型、輻射型、帶動型重大項目上尋求突破。”熊亞平說,一方面一著不讓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嚴格落實“重大項目全程代辦制”和“負責人重大項目聯系制度”,努力推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另一方面,加力升級,推進業態轉型。通過規劃引領、示范帶動,力促工業經濟早轉型、早升級、早收益。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加快節能項目實施進程,以更大的力度推進企業品牌創建,同時引導企業通過創品牌來提質量,通過抓質量來提效益,持續深入構建“張橋強、焦蕩精、澄江新”的發展格局,圍繞產業特色鮮明、規模效益凸顯、創新氛圍濃厚、服務品質優良、安全綠色保障,多方位構建張橋工業集聚區發展新優勢,力爭全年1000萬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和新竣工項目各10個。
“在構建工業集聚區新優勢的同時,我們還將突出主體建設,打造農業發展新高地。以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為抓手,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發展。”熊亞平表示,將繼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織發動特色農產品種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各類主體加入到農村電商大浪潮中。進一步強化“適度規模經營”理念,嚴格規范流轉行為,妥善調處流轉矛盾,加快推進為農服務綜合體建設,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把握當前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指導組織第二屆張橋柿子節,不斷放大西橋“國家級生態村”品牌優勢。
熊亞平表示,將全力推進富民強村工作,充分整合資源,主動盤活村居低效利用土地和閑置資產,加快村集體增收標房項目進度,確保18個村居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35萬元以上;繼續深入開展“陽光扶貧”,落實鎮村兩級干部幫扶責任,確保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新建農村電商服務站5個,努力實現鎮村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全覆蓋。同時全面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各1個,高質量建設“百姓大舞臺”2個、創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1家,力爭文明村居創建達普通標準18家、示范標準4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