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 通訊員 郁琴)8月27日,當記者來到市慈善總會時,來來往往的人員讓此地顯得比往常忙碌了不少。一番了解后才知道,他們正在為9月初即將啟動的“邊緣事實孤兒”項目做著前期準備工作。
“9月7日左右,騰訊公益平臺將拿出3.999億元基金配套捐贈各個參與公益項目,目前,我們已借助騰訊公益平臺建立‘邊緣事實孤兒’項目,擬籌基金100萬元。這個項目的配捐辦法主要是個人捐贈10元、5元或是1元,騰訊公益平臺將隨機配捐不等金額,最高配捐999元。也就是說,參與捐贈的人次越多,獲得的配捐金額就越多。”市慈善總會會長張澤民說。
大善若水,澤及萬物。
慈善,是人類社會彌足珍貴的情感;慈善事業(yè),是獻愛心、暖人心、惠民生的崇高事業(yè)。我市慈善總會成立于2005年3月,市慈善總會共得到社會募捐1.3億元,支出6144萬元,2.5萬人左右從中受益。
張澤民介紹,多年來,全市慈善工作秉持“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的工作宗旨,助力精準扶貧,積極開展以項目救助為龍頭的各項救助工作。已連續(xù)10年開展“慈善助學”活動,連續(xù)9年與省慈善總會聯(lián)動,開展農(nóng)村貧困家庭兒童重大疾病救助工作,連續(xù)7年開展“情暖江蘇”和“慈善周”活動,連續(xù)5年與人保壽險公司開展“佑護萬家”惠民自然災害保險活動,連續(xù)3年資助全市1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建立慈善超市、為城市低保、農(nóng)村五保和全市孤兒辦理意外傷害保險、資助團市委舉辦“青仔公益署托班”。
今年被蘇州大學錄取的姚王鎮(zhèn)寒門學子夏宇澤就是受益者之一。“盡管我們的家庭由于種種原因不是很富裕和遭到不幸,但面對困難的我們沒有灰心。在學校,我一直告誡自己不能因家庭條件不好而自卑氣餒。相反,我要把學習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困難和來自經(jīng)濟方面的壓力當作一種動力和挑戰(zhàn)。這次得到大家的幫助,我一定會不畏家庭貧困,不懼生活壓力,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萬倍的感恩,來更加努力拼搏。”夏宇澤說。
根思鄉(xiāng)根思村小井二組受助學生李巖兩歲時父親就溺水身亡,母親隨后也失去聯(lián)系,不久后爺爺奶奶也相繼病故,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并沒有讓李巖屈服于不公的命運,而是自強不息,勤學苦練,在今年如愿被市第一高級中學錄取。“孩子被錄取了,但學費成了我們的難題,就在我們愁眉不展時,慈善總會讓李巖享受慈善救助,給予李巖繼續(xù)求學旅途的機會,這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美好,明天的光明。”李巖的二爺爺李金生告訴記者,慈善總會的助學活動,給予他們的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幫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勵,也教育了寒門學子要用同樣的愛心去關(guān)愛別人,回饋社會、奉獻社會。他將繼續(xù)教育孩子堅強而又勇敢的去搏擊人生的風浪、勇往直前、追逐夢想。
“近年來,我們還為全市一萬多名優(yōu)撫對象每人發(fā)放了一床毛毯,為550多戶危房改造戶配備電視機,為其中的五保戶配備床、床頭柜、簡易衣柜和床上用品。同時,按照省和泰州市統(tǒng)一部署,資助對口支援的陜西省旬邑縣開展扶貧、濟困工作。”張澤民說,目前,市慈善總會正在探索建立“邊緣孤兒”救助辦法,擬對事實無人撫養(yǎng)且未享受孤兒、低保、“小五保”、困境兒童補助等民政救助政策的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實施救助。
據(jù)了解,除通過開展“網(wǎng)絡(luò)慈善推進年”活動,打造“網(wǎng)絡(luò)捐贈”陣地外,目前,市慈善總會還將發(fā)動黨政機關(guān)帶頭“行善”,打造“引領(lǐng)捐贈”陣地,用表率的力量感召社會。同時,組織規(guī)模企業(yè)、經(jīng)濟能人開展募捐,打造“中堅捐贈”陣地,充實基金總量。
慈善為榮,同施愛心;慈善為樂,共行善舉。張澤民表示,在今后的慈善事業(yè)發(fā)展中,市慈善總會將一如既往地緊緊圍繞慈善事業(yè)的宗旨,重點關(guān)愛政策沒有覆蓋到的特殊困難群體、政策性救助后生活還難以維繼的特殊困難群體和遭受重特大自然災害、需要動員社會力量幫助的特殊困難群體,并健全完善政策層面上的救助機制,做到應救盡救;健全完善以項目救助為主的救助機制,做到規(guī)范運作;健全完善慈善臨時救助機制,做到陽光透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