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 通訊員 邵志俊)8月14日清晨,天剛微微亮,但在如泰運河風光帶O區,景觀工程已開工建設,施工人員正進行雨污水管道溝槽開挖。該項目位于中興佳園南側,占地1.5萬平米,資金總投入950萬元。景觀設計突出了休閑健身功能,沿河將打造觀光平臺、慢行步道,園內還將打造景觀廊架、溪水棧橋、健身廣場、公廁等設施。“下一步我們將進行雙水濱河的擋墻,土方造型爭取在9月到10月把綠化栽植到位,年底主體工程結束。”如泰運河風光帶O區施工負責人刁小剛說。 同樣在如泰運河風光帶L區,兩臺挖掘機正加緊進行土方開挖。該項目位于如泰運河南側,東起園林橋、西至羌溪橋,長約450米。景觀設計上,以老龍河文化為載體,將打造展現老龍河九十九道灣的文化地雕、泰興十二景文化浮雕,再現老龍河沿岸繁忙的生活景象;此外,還將打造銀杏文化園,展示銀杏仙子的傳說故事等。如泰運河風光帶L區施工負責人趙志榮告訴記者:“目前,L區游船碼頭的石壩岸施工已經結束,正在進行土方開挖,整個石壩岸也將在最近完成。” 為打造宜居環境,今年,我市堅持以“水”為魂、以“綠”為脈、以“文”為根的建設理念,依托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全面啟動了“雙水潤城”生態景觀工程,打造如泰運河、羌溪河兩側濱河綠化、親水平臺、涉水步道和慢行系統建設,一軸水綠交融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八月未央,烈日炎炎,驕陽似火。和如泰運河風光帶建設一樣火熱的,是城市建設者們迎高溫、戰酷暑為這座城市所帶來的變化。今年是我市城建新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的收官之年,全市城建工作主動順應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加快建設基礎功能完善、水綠特色鮮明、管理精致有序的生態宜居城市,計劃共實施五大類145個城建項目。半年多來,全市城建工作聚焦泰興發展,聚焦人民期盼,緊緊圍繞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年度重點工程建設目標,組織各工程承辦單位,進一步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加快建設發展速度。同時,積極搶抓有效施工時間,緊緊圍繞年度計劃安排合力攻堅,加快重點工程,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及時會辦解決工程建設中的矛盾問題,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如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在項目推進上,實行不間斷施工,從管理人員到相關領導,從現場工人到項目經理,發揚“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打足人員機械,滿負荷運轉,實行輪班作業,加班加點趕工期。已開工的項目抓進度,未開工的項目抓緊開工建設。 今年以來,我市繼續秉承“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城市綠化建設總要求,加快推進16個園林綠化項目,力爭新增綠化面積106萬平米。截至目前,已完成陽江路東延道路綠化、襟江小學佳源分校西側綠地等9個項目,新增綠地面積51.2萬平米。一塊塊綠地、一個個游園,在扮靚城市的同時,也成為市民休閑的樂園。 在大力度推動下,今年以來,我市高品質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已建成潤泰路、農商行總部西側、香榭湖東側三個停車場,新增停車位約666個。香榭湖西側停車場有望9月底建成,屆時還將新增車位437個。 在大力度推動下,今年以來,我市新建成興南路東延、東陽路北延、羌溪路北延,完成了澄江路拓寬改造,啟動了枕淮路、大慶路、根思路(濟川路至興燕路段)等市政道路新建、改造工程。 在大力度推動下,泰興中學新校區、市第二自來水廠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新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金融商務中心、五星級酒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二手車市場、鼓樓新天地、常泰過江通道、232省道泰興段正全面加快建設,全部建成后,我市城市品質將實現大幅度提升。 如今的泰興,樓美了、路暢了、地綠了、景美了……從粗放發展到精雕細琢,一幅記載著非凡“城跡”的壯美畫卷逐漸展開,也傳遞著民生至上的溫度,體現著品質優先的態度,讓人感受到一幅宜居宜業的現代城市精彩畫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