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凱 通訊員 張衛榮)“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項目質效大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由‘項目大突破’轉為‘項目大提升’,這一‘轉’意義非凡,不僅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堅強信念,更是基于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現實和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市發改委主任成文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堅守初心使命,切實擔當盡責,努力以項目質效的明顯提升,為開創泰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提供高質量產業支撐。 “項目質效大提升”重在引導全市上下更加注重重特大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招引,更加注重特色發展、鏈式發展、集聚集群發展,更加注重項目推進效率和產出效益,努力創設和形成以質效賽高下、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成文蔚介紹,市發改委將堅持初審聯審評審,嚴把項目準入門檻。同時實行新竣工項目質效評價,全方位綜合“體檢”。重點圍繞產業結構突出產業關聯度、市場占有率、非化產業占比、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圍繞推進效率突出簽約項目開工率、開工項目竣工率、竣工項目達產達效率,圍繞產出效益突出畝均開票、畝均稅收、投入產出比,圍繞資源消耗突出單位綜合能耗、土地投資強度,通過綜合“體檢”和客觀評價,倒逼項目達產達效。為最大限度釋放項目投資效益,還將對歷年來竣工項目組織“回頭看”。對照投資協議和承諾,看建設周期、投資設備、產出規模等,對安全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限時整改到位;對長期建而未投、開發不足、低效利用的,鼓勵、引導企業調整經營策略,或通過高位嫁接、資產重組實現二次盤活利用。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文蔚說,將組織各開發園區圍繞各自產業特點,全面梳理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明確重點方向,開展精準招商、靶向招商,致力以龍頭型項目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認真落實《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每年安排10家骨干企業、10個重點項目進行三年一輪的梯度培育,采取差別化、訂單式服務舉措,由點到面縱深推進,實現產業質態的全面提升。堅決兌現先導區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金扶持,加快落實引導基金的資金渠道、投放方向、引導方式、運作模式等,加強項目上爭指導,組織相關企業申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資金扶持。 “我們將進一步打通項目推進堵點、難點、痛點,精確工作指向。”成文蔚表示,針對基層反映突出的涉審中介收費高、時間長問題,結合新政務中心改造建設,建設涉審中介服務超市,嚴把機構準入門檻,加快培育中介市場,創新部門監管聯動機制,切實管理好涉審中介。針對審批時間過長、環節過多等問題,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重構一窗受理、一次告知、多評合一、并聯審批、全程跟督的重大項目綠色通道。推行審批手續“代辦制”、服務事項“交辦制”、責任分工“清單制”和服務情況“周報制”,以跟蹤服務“四制”管理,力促項目審批提速增效。及時梳理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困難和問題,并通過領導會辦、部門協商、銷號管理的方式,逐項研究應對解決方案和措施,做到一般問題隨到隨辦、重大問題及時組織會辦,同時強化跟督落實,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