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連日來,在江蘇藍電環保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河南客戶訂購的脫硫設備。該套設備由解析塔、再生塔、吸收塔和洗滌塔等四件組成,其中直徑最大的設備達到了5米,是目前公司承接的難度最大的工程。“我們這套設備不僅可以重復利用,而且尾氣排放達到國家排放要求,更加有利于生態環保。”江蘇藍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廠長田軍說。 藍電環保前身是市電除塵廠,成立于1984年,專業生產電除塵器,是江蘇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市一家老牌環保企業。雖然是一家傳統企業,但企業抓住國家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契機,堅持創新開發不停步,不斷研發新品拓展市場覆蓋領域。“以前,脫硫脫銷裝置中的陽極板需要人工焊接,不僅耗時,而且費工,所以我們投入130萬元,引進了機器人焊接機,主要用于除塵設備陰極線的焊接,這樣,原來四個月的工作量,現在一個月就可以完成,而且產品整體質量、壽命、效能都有明顯提高。”江蘇藍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新慶告訴記者,除加快裝備智能化改造步伐,擴大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外,企業還加快引進科技人才,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進行掛鉤對接,并加大科研投入,研發成功“金字招牌”產品煙氣脫硫裝置。投入市場后,高溫、高腐蝕條件下有色金屬除塵技術在同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位置,市場份額超過80%。“我們這個產品主要是用在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的尾氣處理上,它減少了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使環境得到改善,產品提升上主要是節能降耗,降低成本,讓用戶能夠用少的錢,獲得更大的經濟和環境效益。”祝新慶介紹,企業生產的工業煙氣脫硫裝置不產生固廢和污水,二氧化硫的回收率達到99%,今年公司已經完成4套訂單,在手訂單還有2套。 如今,藍電環保是《有色行業冶煉收塵設計規范》《煙氣脫硫標準》國家標準編寫的參編單位,擁有專利18項。企業更是主動對接市場,一舉拿下了剛果、俄羅斯等國家的大額訂單,其工業煙氣脫硫裝置去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今年,公司與央企、上市公司、國企合作,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預計全年實現產值近4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