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 胡新芳 實習生 張寧遠)連日來,一輛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車在市區慶云路上總是會引起過往市民的關注。隨著該車將餐廚垃圾回收桶裝車搬離,往常周邊群眾反映較多的餐廚異味得到不少改善。
餐廚垃圾,俗稱泔腳、泔水,也叫潲水又稱餿水,是餐飲垃圾和廚余垃圾的統稱。慶云路上餐飲店較多,一些店家貪圖方便,常常把經營產生的大量餐廚垃圾當成普通生活垃圾傾倒,造成垃圾桶外溢。不僅路面被污染,也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
為改善這一問題,慶云路所處的濟川街道越街社區聯系了一家餐廚垃圾回收公司,對餐廚垃圾進行專業處理。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作為當下的熱門話題,其實在我市也早已開展。2017年,我市按照“城區居民小區示范先行,農村試點先行”的總體工作思路,全面啟動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試點小區和全域覆蓋試點鄉鎮工作。 2017年以來,我市先后確定了五里墩花苑、新能源新城市花園等15個分類示范小區、77個試點小區、176個黨政機關部門和企事業試點單位、宣堡、曲霞、濱江三個全域覆蓋省級試點鄉鎮,全市所有“強富美高”創建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全面推開,并納入農業農村績效管理考核內容。招標采購和配備了3000只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垃圾桶、45個分類垃圾收集亭和宣傳欄,169輛全封閉三輪電動清運車,包括城區主干道915只分類果殼箱、近326只分類垃圾桶全部更換投放到位;全市鎮、村配置一戶一只垃圾分類桶近2.3萬只,莊臺組合分類設施260組,垃圾分揀房和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各近350個,新建太陽能陽光堆肥資源站12座聯體,新增有機垃圾處置大型設施3臺;發放《會分類惠泰興——指導手冊》、《泰興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告廣大村民一封信》以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須知》等近5萬份。
去年,126個200戶以上居民小區中,我市上報省住建廳生活垃圾分類小區86個,最終認定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小區66個其中9個分類示范小區,57個分類試點小區9個分類示范小區總計5930戶,都配備了智能分類設施,實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分法”。經過近兩年的專業化運營,2017年以來投入運營的新能源新城市花園等3個小區住戶分類注冊率已達95%以上,2018年投入運營的隆泰福府等6個分類小區住戶注冊率也已達85%以上,居民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大幅提升,已逐步形成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在示范引領下,截止目前,城區已累計上報省住建廳完成垃圾分類試點小區79個、單位176家、配備公共分類設施1300個。
“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上,我市城鄉生活垃圾已基本做到應收盡收,日產日清,全量處置,截止目前,日均生活垃圾收運總量平均約700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基本達100%。2018年,我市上報城鄉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0.88萬噸,無害化處理量為20.88萬噸,最終省住建廳認定我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市城管局局長趙新元告訴記者,今年,我市城區將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并通過省市考核驗收。其中,有物管小區由住建局牽頭負責,無物管小區由濟川街道辦牽頭負責,示范小區由城管局牽頭負責。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出臺后新建成的小區,不論居民戶數多少,全部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并列為強制性驗收標準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