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作為長三角重鎮的泰興,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更肩負著沉甸甸的融合發展責任。剛剛結束的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為如何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扛起泰興使命,明確了方向、明晰了路徑。
登高望遠,要以“三個加快”,謀劃戰略定位。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要求,進一步推進思想大解放,培育跳出蘇中看泰興的胸襟、跨過長江比發展的膽識,在理念上加快融合。進一步找準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定位,圍繞泰州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建設,深入研究產業轉型升級、城市特色打造、沿江生態建設的方向和重點,在規劃上加快融合。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主動參與長三角城市群產業分工,努力將沿江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在產業上加快融合。
謀篇布局,要以“六個突出”,明晰泰興路徑。突出優質項目,高起點開展項目招引,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高標準抓好質效評估,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不變的主題。突出科技創新驅動,充分利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提供的平臺,依托長三角制造業基礎,吸引國內外研發機構、創新中心,吸引更多的企業在泰興布局產業鏈、創新鏈,強壯泰興制造科技創新的翅膀,更大成效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突出產業發展層次,加快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在生態和環境保護中,倒逼企業“鳳凰涅槃”,加快機電產業改造提升,加快醫藥產業規模擴張,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突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全社會的創造力,真正讓泰興成為創業的熱土、創新的高地、發展的藍海。突出提升開放合作的水平,“三區三園”要成為對外開放的主窗口、主陣地,以外資、外貿、外經實際成效,更好地融入長三角。突出增創營商環境優勢,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合作共享、資源整合和要素流動“無障礙”,進一步打通人才流動壁壘。
時不我待,要以“大”“寬”“快”三字訣,展示泰興作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抓住了就是機遇,就是好事;抓不住、弄不好,甚至會產生“虹吸效應”。“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泰興人已經走進了長三角一體化的壯麗畫卷中。成為怎樣的一道風景?關鍵,我們要有角色意識。格局要大,系統集成、頂層設計,一定要對接國家規劃、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尤其是交通城建、產業布局等。胸懷要寬,主動向先進學習,關注新標準、新體系,適應新要求、新規則,對話協商、利益共享。節奏要快,從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做起,迅速落實相關部門,明確責任,制定泰興任務清單、重大平臺項目清單、先行改革舉措清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大江潮涌逐浪高,揚帆起航正當時。讓我們強化戰略機遇意識,順勢而為、主動作為、積極有為,在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努力實現泰興彎道超越跨越趕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