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 實習生 張寧遠)“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經濟發展在保持‘穩’的基礎上,拓展了‘進’的態勢。”8月1日,市委副書記、泰興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坤在談到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時說,園區將以化工產業“1133”轉型升級工程為主抓手,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推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要求,科學調、扎實推、創新轉,著力把化工產業打造成為“地標產業”,把開發區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園區”。確保全年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860億元、工商稅收4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
據介紹,泰興經濟開發區將堅持“經濟密度”導向,以市場主體支撐高質量發展。堅持從提高土地資源、人力資本、環境資質效率著力,切實提高經濟密度。分類施策挖潛力,既制定一攬子扶持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又制定“一企一策”轉型升級方案,引導中小企業做優做特。同時,主動謀劃新一輪低效化工企業退出計劃,騰出空間和容量。計劃至2022年再關停化工企業10-15家。科技創新強動力,確保年內新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3家、市級科技小巨人企業6家,完成發明專利授權60件。責任倒逼加壓力,堅持“以畝產論英雄”、“以安全論英雄”、“以環境論英雄”、“以能耗論英雄”。
“我們始終把項目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以項目高質量促進產業高質量。”張坤說,用超前的眼光謀劃項目,堅持精細化工主業不動搖,完善氯堿、烯烴兩大核心產業鏈圖譜,招引一批專用化學品、特種化學品、功能化學品等高端精細化工項目;在此基礎上,聚焦新材料、美麗健康兩個產業,堅持科技、規模、結構導向,招引一批龍頭型、基地型、旗艦型項目,著力將精細化工產業的衍生優勢充分釋放出來,形成新的先發優勢和比較優勢。用奮進的激情拼搶項目,對內重招商隊伍建設,對外重招商模式創新,切實提高招商效率。用審慎的態度甄選項目,嚴格“初步議、專家評、聯合審”的重大項目落戶綜合評價機制,確保新進駐項目符合產業發展方向、技術裝備先進、安全環保水平過硬。確保下半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個,竣工億元以上項目11個。
優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張坤介紹,泰興經濟開發區將堅持“以企為本”導向,以營商環境護航高質量發展。堅持既重園區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硬件”配套,更重政務環境、市場環境等“軟件”支撐,著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用高效的政務環境安企,落實黨政班子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制度,幫助解決企業運行和項目建設中的難題;實行項目全程代辦制,幫助企業跑手續、辦證照,著力讓投資者省心安心放心。用公平的市場環境惠企,完善要素配置市場化機制,進一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重點抓好產業基金運作,在企業最需要、最關鍵的領域和環節提供金融支撐,助力做大做強。用良好的宜居環境留企,立足構建生態、生產、生活一體化,鎮區、社區、功能區相融合的新型城市載體,探索專業化政府服務和市場服務,讓企業人才在園區工作生活更有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