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ㄓ浾 胡新芳 李帥)7月24日早晨,宣堡鎮銀杏村的留守兒童迎來了三位神秘的客人。在村邊古老的銀杏樹下,陽光透過清脆的銀杏樹葉灑下斑駁樹影,三位身著軍裝的老人正襟危坐在結滿碩果的銀杏林中,向村里的留守兒童講述發生在泰興大地上的革命故事。 宣堡鎮銀杏村是市融媒體中心掛扶村,該中心邀請三位抗戰老戰士,為銀杏村20多位留守兒童講解紅色故事,讓孩子們面對面感受老一輩革命戰士的愛國主義精神。 “爺爺,您能和我們講講您身上這些軍功章的故事嗎?”在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的帶領下,宣堡鎮銀杏村的留守兒童們圍坐在三位老爺爺的周圍,老人身上的軍功章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稚嫩的目光中充滿著對英雄事跡的好奇和期待。 今年91歲的陳喬老人,抗日戰爭期間曾參加過解放銀杏村的戰斗;氐竭@片土地,老人向孩子們介紹:“當時日偽軍就駐扎在村子里,我們在沒有食物補給的情況下,硬是和敵人拼了三天才把他們趕走。”陳喬老人15歲參軍,從司號員做起,參加過大小數十次戰斗,每一枚沉甸甸的軍功章里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 老人慢慢地講,孩子們仔細地聽,清脆的蟬鳴聲在鄉間的銀杏林里回蕩,銀杏林下的綠蔭送來陣陣清風,大家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中。 以前在書本上學習到的紅色革命故事,現在由抗戰老戰士講出來,一段段傳奇故事從書本文字到現場講述,孩子們被精彩的故事深深打動。聽完故事的陸琪小朋友說:“老爺爺們的講述讓我知道了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也要向先烈學習,在困難中不放棄。” 宣堡鎮銀杏村第一書記馬陽春介紹:“紅色文化對于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受到革命精神的洗禮,汲取紅色基因的精髓,植下紅色種子,在紅色精神的熏陶下茁壯成長。” “你們知道楊根思在朝鮮戰場上打仗的時候,當時的氣溫是多少嗎?” “我聽老師說過,當時溫度在零下35度左右,志愿軍戰士吃的是雪水。”孩子們的紅色主題教育第二站來到了楊根思烈士陵園,瞻仰了楊根思烈士雕像后,在楊根思事跡展覽館內,孩子們聆聽了講解員的互動講解。 楊根思連第18任連長、現任市公安局督察大隊副大隊長翁海林的到來,更是讓孩子們驚喜連連。翁海林講述了他作為英雄故鄉的人在楊根思連服役的所見所聞,言語中充滿驕傲和自豪。在楊根思烈士祠前,翁海林教孩子們行標準的少先隊禮,10多個孩子鄭重行禮,這既是寄托對烈士的哀思,更是表達傳承楊根思精神的堅定。 在楊根思塑像前聽融媒體中心主播們講“三個不相信”精神、在多媒體會議室觀看楊根思事跡紀錄片,豐富的紅色主題教育讓孩子們收獲滿滿。 今年11歲的李一春說,他曾和堂姐來過一次楊根思烈士陵園,但這次和小伙伴們一起過來,并且聽到了更多的精彩介紹。作為楊根思故鄉的孩子,生活和學習在泰興,他覺得非常驕傲。他說:“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珍惜每一天,努力學習是我們傳承他們革命精神的最好方式。” 活動中,市融媒體中心還為孩子們送去了書包、牛奶等慰問品,希望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報效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