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姝文)這幾天,姚王鎮石橋村正在拆除東風中溝旁的違法建筑。姚王鎮石橋村黨委書記劉愛群說:“共涉及23戶4300平方米,目前已拆除13戶,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力度,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拆除任務,復墾復綠到位。”
“發現難、制止難、查處難”,被稱為土地執法監察的“三難”。圍繞土地利用零違法目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完善了網格化全員執法監察機制,結合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強化監察大隊和各基層分局協調聯動,全面從嚴規范土地執法監察。聘請市、鄉、村三級土地執法監管信息員2454名,推行執法監察全員履職、全員負責、全員擔責模式,上半年及時發現、消除新增違法用地19宗203.6畝。
近年來,針對建設用地計劃緊張、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狀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力以赴保發展促平穩,堅定不移保資源促集約,認真履行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職能。市自然資源監察大隊副大隊長居佳偉介紹:“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法規宣傳和巡查、查處、整改、追責力度,堅決遏制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等過程性違法違規用地行為的發生,全面實現土地零違法目標,力爭創成江蘇省土地執法模范市。”
在從嚴執法的同時,我市還認真抓好耕地占補平衡、增減掛鉤等項目的實施,守住耕地和基本農田紅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16個鄉鎮(街道)簽訂年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明確鄉鎮(街道)“一把手”為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將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納入“一把手”政績考核和經濟責任審計重要內容,突出對永久基本農田的嚴格管理、特殊保護。這幾天,古溪鎮常橋村村委會組織人員對一處廢磚窯進行復墾,復墾后可新增50畝耕地。去年,常橋村耕地保護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獲得10萬元的耕地保護激勵資金。古溪鎮常橋村村委會主任夏明生表示,“確保全年不發生違法用地現象,同時做好土地整理工作,超額完成鎮下達的指標任務。”
耕地保護一直是自然資源部門職責之一,要讓“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落實,約束和激勵都非常重要。去年,市政府出臺了《泰興市耕地保護激勵暫行辦法》,對2018年度耕地保護工作成效突出的鄉鎮和村居進行激勵,5月底,2018年度耕地保護激勵資金728萬元全部撥付到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祝萍介紹:“激勵資金主要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與保護、土地整理、土地綜合整治、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等,2018年,有5個鄉鎮(街道)、124個村居獲得激勵資金,有效激發了鄉鎮(街道)、村居保護耕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違法占地的罰,對保護耕地的獎,獎罰并舉、導向鮮明,上半年我市共完成耕地占補平衡補充耕地項目庫入庫項目93個,新增耕地2555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