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6月17日下午,在長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項目智能車間,出口至德國凱馳、美國大洲等公司的高功率密度的圓柱鋰離子電池正在加緊生產之中。
據介紹,該公司二期項目是在今年5月底正式投入生產的,主要生產線設備來自韓國SNF,與一期項目相比,產能從現在的每分鐘60支提升到200支,在國內外均處于領先水平。二期項目正式達產后,預計今年可以新增產能1GWH為公司實現全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長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清欣告訴記者:“目前已與國外10多家客戶簽訂了訂單,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50%,利潤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0%左右。這種情況下,今年很有希望完成5億元的銷售指標。”
今年以來,黃橋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抓好有效投入和工業國稅開票、工商稅收收入、外資外貿等關鍵指標突破。1-5月份,黃橋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56.6億元、工商稅收收入7.1億元,預計上半年分別完成73億元和7.9億元。
據了解,圍繞“雙過半”目標,黃橋經濟開發區積極引導東圣食品、三杰新能源、光科真空等新老企業,擴產促銷,有水快流,工商稅收收入增幅都超過了50%,為園區工商稅收“雙過半”提供了有力支撐。針對國稅開票、利用外資等短板,園區對九天、華誠等行業骨干企業進行走訪摸底,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生產情況、訂單情況和企業對全年發展走勢的預期情況,促進企業走出低谷。同時,加強跟蹤服務,加快實施華誠全地形職能電動車項目、展鵬塑料制品與塑料改性顆粒制造項目、惠爾信機械鑄造車間節能技改項目等,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新的增長點。
黃橋經濟開發區副主任何清表示,將圍繞“雙過半”目標,主抓工業國稅開票、工商稅收、外資外貿等主要經濟指標,細化分解到每一個企業,落實責任到人,包保倒逼推進,確保預計目標順利完成;狠抓重點企業幫扶,“一企一策”制定發展方案,落實具體措施,協調解決問題,促進企業走出低谷,平穩向好;力抓小微企業入規,做到在庫企業抓增長、達標企業抓入庫、接近企業抓培育、新建企業抓跟蹤,切實抓好企業進規入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