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燕麗娟)日前,記者趕到位于新街鎮宋福村的鵬源養殖有限公司的蛋雞養殖基地,只見一棟棟整齊的雞舍里養滿了蛋雞,雞架前的蛋槽里到處都是雞蛋,公司董事長何惠正在帶領幾個工人一起撿拾雞蛋,忙得不亦樂乎。
“我們每天的雞蛋產量達12噸,每天發兩車,早上一車,晚上一車,工人拾蛋的量也確實挺大的,所以我一有空就來幫忙。”何惠說。
46歲的何惠原本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 2009年不幸患上咽喉疾病,在多方求醫、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她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教鞭走下三尺講壇,辦理了病退手續,回到了家中。
“老師不能當,以后的人生該怎么過?”當時,人到中年的何惠面臨著人生的重新選擇。一天,她從電視的農業節目中了解到,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力度還是蠻大的,一個創業的夢想和藍圖在何惠的心中開始發芽。
2009年下半年,何惠來到新街鎮宋福村,征地65畝,新建標準化雞舍5棟,成立了泰興市鵬源養殖有限公司,從事苗雞孵化、蛋雞養殖、銷售等業務。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公司創立之初,技術人員缺乏,各項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她既要努力學習養殖專業技術、加緊培養技術工人,又要實時查看雞場情況,還要兼顧公司的各項日常管理事務,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每天只休息四五個小時。
“養雞場開始辦時我們就來了,何老板人和好,也很舍得吃苦,很多時候她都比我們上班早下班晚。”養殖場員工李綠燕對何惠這樣的老板贊佩有加。
憑借黨的好政策和一股拼勁,何惠放開手腳,養雞場越辦越大,場地面積從原來的65畝擴大到105畝,欄存雞從10萬羽提增到百萬羽,公司業務從單一的蛋雞養殖前伸后延,擴展到苗雞孵化等領域,年銷售額也從2000萬元增加到6800多萬元。固定資產從原來的1500多萬元增加到5000多萬元,標準化雞場、全自動孵化箱、恒溫室等先進裝備一應俱全,實現一年四季養殖。
“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帶動大家共同富才算真的富。”率先富起來的何惠想大膽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與基地周邊的農戶結成技術幫扶對子,以低于市場的優惠價格為農戶提供雞苗、飼料,并實行免費防疫和技術指導、產品收購等一條龍服務,目前已帶動周邊地區1000多人從事蛋雞養殖,其中5萬羽以上的大戶達50多戶,2014-2018年共帶動農戶上市蛋雞近450多萬羽,獲利6000多萬元,戶均增收30多萬元。
“你看這個雞毛色不是很好,是因為飼料里的油加多了,以后的飼料里油要放少一點。”在養殖戶翁紅武家,何惠幫忙查看了近期以來的養殖情況,并作出指導。
翁紅武是黃橋鎮的一名下崗女工,一家人生活本來過得緊巴巴,偏偏丈夫又出了交通事故,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何惠知道她家的情況后,及時伸出援手,協助貸款40多萬元,并提供種苗、技術,支持翁紅武辦起了養雞場,走上了致富之路。翁紅武告訴記者,何惠經常到她們這些養殖戶家來指導,保證了養殖戶的成活率和效益,真的非常感謝何老板。
富起來的何惠始終不忘初心,她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長期結對資助新街鎮、黃橋鎮、濱江鎮7名孤兒和10名單親家庭孩子,資金上接濟、生活上關心,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無私的付出、艱辛的努力,贏得了組織和人民的信任。鵬源養殖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榮獲“江蘇省優秀養殖示范基地”“江蘇省健康生態養殖示范基地”“江蘇省十佳誠信單位”“江蘇省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泰州市龍頭企業”“泰州市巾幗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等稱號,何惠本人也榮獲全國“展望十三五、揚帆中國夢”優秀女企業家,江蘇省“關愛留守兒童,守護公益”優秀女企業家,江蘇省“巾幗英雄”,泰州市“巾幗創業女能手”“雙學雙比先進個人”“十佳創業女性”“十佳公益之星”等稱號,獲國家級農產品經紀人高級職稱,當選為泰興市政協委員、泰州市人大代表,兼任泰興市婦聯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