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姝文)5月27日上午十點半左右,在泰州港泰興港區七圩公用碼頭建設現場,隨著長江水位下降到下橫梁施工作業面以下,300多名工人同時進入現場,對5個作業面進行碼頭下橫梁施工,現場各類施工船舶有序工作,作業人員忙而不亂。
“今年開春以來,長江水位比往年要高40厘米,給碼頭下橫梁施工帶來了很大困難。為此,項目部開展了勞動競賽活動,發動全體干部員工實施機動工作機制,在高水位時,管理人員備足原材料、檢修保養船機設備,作業人員休整待命,一旦水位降到作業面以下,300多人同時出擊,創造了項目開工以來的最快施工速度。”七圩公用碼頭項目常務副經理、高級工程師許懷青介紹,目前已累計完成施工產值近2億元,完成全部1364根PHC管樁的沉樁任務,完成98榀下橫梁現澆工作計劃的85%,碼頭平臺梁板也進入安裝階段。
泰州港泰興港區七圩公用碼頭項目總投資12.49億元,位于虹橋工業園區。碼頭岸線長689米,陸域堆場面積29.57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1個70000噸級散貨泊位、1個40000噸級件雜貨泊位(兼顧重件運輸),1個10000噸級件雜貨泊位以及陸域堆場及配套設施,年設計吞吐量605萬噸。
去年以來,我市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原則,對長江岸線資源進行深度整合,一方面,劃出50%的長江岸線建設“生態走廊”,實行永久性保護;另一方面,依法關停“散而亂”的小碼頭、小船廠,騰出岸線資源,和中鐵建港航局合作,集約高效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建設泰興港區七圩公用碼頭。項目總工程師馬建國介紹,七圩公用碼頭當初在選址時,兼顧了保護長江生態濕地環境和常泰過江通道建設、錫常泰一體化帶來的大物流機遇,留下了綠水青山,也收獲了金山銀山。馬建國說:“項目最終選址長江下游泰興水道出口段左岸七圩作業區,這里距離長江重要濕地——天星洲尾下游3.7公里,安全距離長,不會改變長江濕地的河床地形地貌和現有濕地現狀,對原棲息于這一區域的各類生物活動沒有明顯影響,也不會威脅到濕地生物的多樣性。”
據介紹,七圩公用碼頭項目建設采用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項目已被列為國家財政部和省PPP示范項目。中鐵建港航局集團泰興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高能介紹:“碼頭建成后,將依托中鐵建港航局的品牌優勢和平臺,整合長三角特別是錫常泰貨物資源,打造物流大產業,實現江海大聯運。中鐵建港航局已將七圩公用碼頭列為長江中下游重要的節點碼頭群重點規劃建設,預留了升級空間,未來將配套建設保稅倉、海關、邊檢等機構,打造長江中下游直接通關出口的新型口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