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武平 邱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逐步解決長江生態環境透支問題。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出臺《“健康長江泰州行動”泰興實施方案》,加大長江生態修復和保護力度,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2018年以來,我市大力開展非法碼頭、非法采砂、小船廠專項整治,對不符合規劃或影響生態環境建設的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先后拆除洋思港至蘆壩港段6家小船廠,關停化工企業19家,恢復江灘約20萬平米,一系列雷霆行動,正讓母親河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目前,小船廠拆除段綠化種植已經結束,中山杉、池杉、桹榆等樹木將構成守護長江的一道綠色屏障。 項目負責人熊朝陽介紹,現在小船廠全部拆除,所有的硬質化物全部運送到指定地點。為了保證樹的成活,從江南進了大部分的優質種植土,覆蓋小船廠范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一項壓倒性任務,涉及長江的一切工作必須服務于生態這個前提。近年來,我市嚴格堅守規矩和紅線意識,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標準、最縝密的措施,積極投身“健康長江泰州行動”的生動實踐,下大力氣解決“化工圍江”問題,沿江41家企業退出岸線一公里。 24.2公里的長江黃金岸線,是我市的一筆寶貴資源。我市堅持高水平編制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利用系統思維,實施沿江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修復,構建現代綠色產業體系,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深化對外開放和區域協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共贏。 按規劃使用生態、生活、生產、預留岸線,調優生產岸線段的貼岸布局項目,確保沿江一公里范圍內不再批準化工項目,絕不新增長江水污染排放物項目,堅決杜絕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違規占用長江岸線現象發生,筑牢長江下游生態屏障。 我市推行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實現生態空間的精細管控,確保生態空間只增加不減少。在堅持高要求管控生態空間的同時,我市充分利用濱江近水的自然優勢,通過沿路造綠、依河布綠、建園添綠,持續推進沿江生態環境建設,完工后將串起沿江“翡翠項鏈”,讓黃金岸線更具“顏值”。綠意盎然的長江岸線上,一幕幕綠色轉型“大片”正生動演繹著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