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 李帥)1949年4月21日到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直搗國民黨軍盤踞的南京、杭州、上海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蔣家王朝的反動統治,為新中國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書寫了光輝的渡江戰役勝利史詩,留下了偉大的渡江戰役精神財富,永遠激勵著泰興人民緊跟共產黨,邁向新征程。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自古以來就是軍事攻防戰中難以逾越的屏障和天塹。為了能順利跨越長江天塹,克服這條自然大河的阻隔,解放軍和人民群眾想方設法,創造性地克服各種困難,用拼搏精神去解決渡江難題。研究者在總結渡江戰役精神中,提到的第一個精神便是不怕困難、跨越天塹的拼搏精神。
第二個精神是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的戰斗精神。除了長江這一道自然的天塹以外,國民黨在150公里的長江岸線上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并且配置了艦艇、飛機、大炮等一系列先進武器,企圖憑借這些支撐負隅頑抗。但人民解放軍有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和連續作戰的斗爭精神,有攻堅克難的勇氣,所以在渡江作戰中表現出了無堅不摧,無難不克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第三個精神是不怕外敵、敢打必勝的亮劍精神。渡江戰役前夕,國民黨蔣介石為了茍延殘喘,竟讓英美等國的軍艦開到長江上來耀武揚威,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順利渡江。在多次警告無效后,解放軍奮力反擊,英國軍艦“紫石英”號多處中彈起火,狼狽掛起白旗求饒。
第四個精神是不怕損失、擁軍支前的奉獻精神。在整個渡江戰役過程中,蘇中、皖南、浙西和贛北地區的人民全員出動,傾力奉獻,給渡江大軍籌軍糧、打軍草、送船只、獻牛馬、出民工、上戰場做了大量支前工作。其中,泰興總計籌糧30多萬斤,籌草50萬多擔,貢獻木料、毛竹、門板各5000多條塊,還有棉絮4000多斤,基本上做到了應征即征,應有盡有。
渡江戰役勝利已經70周年了,硝煙雖然遠去,但渡江戰役中淬煉的拼搏、戰斗、亮劍、奉獻精神,已經成為泰興人民從事革命和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開啟新時代、逐夢新征程,仍然需要我們弘揚偉大的渡江精神,克服各種困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勝利,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和強富美高新泰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