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江 徐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泰興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殷凱杰用28年的青春歲月謀園區發展、為群眾辦事、帶群眾致富。他始終堅守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辛勤耕耘在泰興經濟開發區這片熱土,收獲了園區企業的贊許和濱江群眾的認可。
行走在泰興經濟開發區,樓宇廠房錯落有致,綠樹成蔭花團錦簇,30多公里長的管道穿行其間,像一條能量“大動脈”,為園區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能源,它也串起了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的紐帶。但在幾年前,這些管道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園區企業面臨著供熱、供水、供氣等能源使用緊張狀態,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園區和企業的經濟發展。能源使用企業面臨運輸和成本難題,能源生產企業又要想方設法尋找市場。2015年,殷凱杰主動扛起這份重任,實地了解能源生產廠家和使用廠家的需求,詳細記錄各種難點。經過翔實的實地調研,他提出了成立管網公司,建設公共管廊項目。
公共管廊項目統一供氣能解決園區各企業的氣源問題,同時也能滿足各企業不同的介質的需要,到目前為止,經濟開發區共有八十幾家企業每小時用氣量已經達到650噸。公共管廊項目既方便了企業的用氣,同時也降低了成本,另外還確保了整個用氣的可靠性。
作為泰興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建設者,殷凱杰參與了每一次園區發展規劃的修編,這也足以讓他引以為豪,因為每一次與時俱進的規劃都是園區發展躍上新臺階的見證。如今,泰興經濟開發區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精細化學品產業基地,這讓殷凱杰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殷凱杰力推交通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生態建設等各類項目加快實施。目前,人才公寓已開工建設,六縱五橫的道路框架形成了,公園、綠地建起來了,一期、二期PPP項目加快落實了……開發區張開了熱情的懷抱迎接八方英才,一個個好項目、新項目也接踵而至。
近幾年,經濟開發區鎮區全面拆遷工作成為了園區發展的一項重大工程。濱江鎮鎮區2000多戶,接近1萬居民的拆遷任務仿佛一座大山一樣迎面而來,在每個人都感受到壓力的情況下,殷凱杰沒有退縮,而是每次主動帶頭開展工作,通過和村民拉家常,想辦法,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一個又一個通宵達旦的時光,如今,過船鎮區、中港社區、洋思社區近5000戶的拆遷安置工作已經全面完成,沒有出現一例上訪。
除了為開發區謀劃發展未來,為群眾謀劃更好的生活服務保障同樣是殷凱杰所牽掛的。過船衛生院作為濱江鎮的一個主要的醫院,因為建造于80年代,各方面條件比較落后。2017年,全市啟動基層衛生院升級改造工程,殷凱杰借助契機,通過長時間的規劃和參與,2018年年初,濱江衛生院改造完成。如今,該醫院總面積達7000多平方,可以同時容納將近200個病人,完全滿足整個濱江鎮所有居民的醫療服務要求,同時也能滿足整個開發區企業職工的體檢和應急救援救助要求。
多年來,讓低收入農戶富起來,讓弱勢群體過上有保障的生活,一直是殷凱杰內心的夢想。在平時工作之余,殷凱杰心中始終惦記著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一有時間就前去探望。從2014年殷凱杰任鎮長的第一年起,就通過落實多種政策及措施,積極拓寬全鎮村集體經濟,帶頭開展精準扶貧工作。2018年底,濱江鎮建檔立卡913戶低收入農戶、1447人及7個經濟薄弱村全面實現“雙脫貧”,在全市率先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