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江 徐磊)從一名文科生到全市“數控狀元”,在江蘇泰隆集團一干就是近20年的凌建軍,早已成長為企業首席技師。多年來,凌建軍帶領泰隆集團數控編程團隊深耕產品精準加工,打破多項技術瓶頸,助推企業實現產品轉型升級。 2000年,凌建軍大學畢業,進入江蘇泰隆機械集團公司成為一名數控機床操作工。從一名文科生轉行從事數控機床操作,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了盡快適應工作,他悉心攻讀設計制造、機械制圖與金屬加工等理論知識,潛心鉆研機床結構、操作要領及維修技術。數年的埋頭苦學,使他快速成長為企業數控加工的骨干,還擔任了公司技能考評辦公室數控編程員和主任。 泰隆集團是全國減速機行業的排頭兵,近年來承擔了國家減速機輕量化課題,其中箱體的薄壁加工是攻關的一個難點。作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凌建軍深感責任重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帶領數控部門工作人員,沒日沒夜泡在辦公室,坐在機床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加工工藝,控制應力變形。在凌建軍和團隊的努力下,薄壁件加工精度穩步提高,最終達到了規定要求。 多年來,每次公司開發高端減速機新品,首次高難度技術加工都由凌建軍操作。他先后參與和承擔了企業的一系列數控車床創新工作,像填補國內空白的核電和其他特殊行業5000KW以上大功率立式齒輪箱機組、減速電機、重載模塊化減速機、特大水泥立磨減速機、用于隧道掘進盾構減速機等,其零部件加工精度控制到七級乃至五級。 2018年,公司新購買了臥式加工中心,凌建軍與同事一起分析研究,創造性地編輯了坐標系轉換程序,僅需一次調校,其余坐標系自動實現后臺換算,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效率,隨后在車間得到廣泛應用。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凌建軍主持或參與的課題研究、技術攻關,為企業創造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已達數千萬元。 多年來,凌建軍為企業培訓了數以百計的車、磨、銑床技工,其中有360多人獲得了技師稱號。優秀的技術團隊,為泰隆轉型發展、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凌建軍先后獲得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技術能手、五一勞動獎章、優秀農民工、江蘇工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