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江 徐磊)2018年,我市緊扣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以工程項目推進落實為主抓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有序推進富民強村,加快改善農村環境,進一步鞏固了農業農村發展的良好態勢,鄉村振興開局良好。 連日來,廣陵鎮曹市村的村干部們抽空去承包的田地里勞作,為新年麥子豐收打好基礎。據了解,曹市村共流轉本村土地1500畝,成立了糧食種植合作社,由村干部領種。2018年,合作社種植的水稻小麥大豐收,為村集體增加收入達到50多萬元。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2018年,我市致力深化農村改革,加快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全市新增家庭農場經營面積2.26萬畝,家庭農場總數達到15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日趨規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75家,糧食種植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 不僅數量多了,結構也在優化。全市新增50畝以上設施園藝基地40個,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1.9萬畝,招引2000萬元以上的農業項目26個,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在分界鎮七賢村,自成立七賢綠花菜專業合作社以來,村民種植的蔬菜品種不斷增多,從甜豌豆、菠菜再到綠花菜,2018年實現村集體可支配收入40多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多元,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好路子。 生產大發展需要銷售來支撐,2018年,我市大力扶持發展農村電商。市電商服務中心新增入駐企業30家,新建鎮村電商服務站60個,電商培訓6000多人次,全年新增本地農產品年銷售額超100萬元的電商企業15家,電商銷售額達到14.18億元。張橋鎮常巷村通過整合資源,成立了常巷村電子商務站,麻將產業逐步走上正軌。 農民富是鄉村振興的根本,2018年,我市脫貧攻堅工作持續推進。全市共落實幫扶資金1億多元,支持經濟薄弱村實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項目建設,全市建檔立卡經濟薄弱村脫貧66個,累計脫貧196個村,脫貧率達80%。圍繞“一穩定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我市排準排實年度脫貧低收入農戶,并精準運用教育、住房、醫療等扶貧政策及單位掛鉤、就業創業等形式幫扶,探索推進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促進無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穩定脫貧。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累計脫貧16549戶,累計脫貧率92.38%。 2018年,我市繼續加快實施鄉村宜居環境建設、基本民生保障、鄉風文明培育、鄉村治理創新等重點工程,農村環境面貌、鄉風文明創建以及社會保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2018年,在泰興大地上,泰興人民用勤勞和智慧書寫了鄉村振興戰略落地開花的新篇章,產業富、生態美、人和諧的鄉村發展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