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鑫)1月18日至24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來我市拍攝《家鄉的年味·江蘇泰興》,將泰興鼓兒書、杖頭木偶戲、泰興花鼓、年饅頭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年味搬上熒屏,春節期間呈現給全國人民。 1月20日上午,攝制組來到剛建成的澄江門公園城墻上,拍攝范正德老人與鼓兒書,鼓兒書一唱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鼓兒書”是泰興民間的傳統曲藝,道具簡單,主要為打節奏的小鼓。這一次增加一面大鑼,演唱間隙敲鑼打鼓烘托氣氛,通俗易懂的語言展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市民錢維先說,“把泰興的文化藝術傳播到祖國各地,豐富泰興的文化水平,我們感到很自豪。” 在古城墻上,傳統木偶戲《教場比武》《昭君出塞》也讓央視攝制組眼前一亮。泰興木偶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劇,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了民間鮮活的語言,在文學性基礎上,兼具民間性。江蘇省木偶劇團團長戴榮華告訴記者,每到春節的時候,老百姓表演傳統的木偶節目,用來求神拜佛,祈求來年幸福。市民肖斐予說,木偶戲是泰興的傳統文化,也是一種民間藝術,作為年輕人應該更多地去了解它。 下午,攝制組又來到黃橋鎮朱巷拍攝年饅頭制作過程。饅頭是泰興簡單樸素的傳統面點,不管咸的、甜的、菜的、肉的,每一只饅頭都包裹著濃濃的年味。吃的是民風習俗傳承下來的老味道,品的是一份溫暖熟悉的舊感情。 據了解,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全新推出《消費主張》,為專題類消費節目。這次主要來我市拍攝家鄉的年味,重點關注傳統年俗、特色小吃等,通過一系列年味的展現讓全國觀眾了解泰興年俗。 泰興花鼓是泰興獨有的地方舞蹈,它的節奏歡快,舞蹈風格詼諧,動作優雅,深受泰興老百姓的喜愛。逢年過節的時候,民間花鼓的藝人走街串巷,農家小院里,田埂邊,到處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