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展示2018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取得的重大成績,激勵全市上下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砥礪奮進、攻堅克難,聚力創新快轉型、聚焦富民奔小康、爭當蘇中排頭兵,2018年12月底以來,市委宣傳部、市廣播電視臺組織開展了2018年泰興市十大新聞推薦評選活動。評選結果于日前揭曉,入選的十大新聞如下: 1.全市GDP首次邁上千億臺階 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首次邁上千億臺階。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5億元,增長18.1%,稅占比84.1%,總量列全省縣市第7、蘇中第1,增幅列全省縣市第1;工業國稅開票銷售1610.1億元,增長10.4%,總量列全省縣市第8;實際利用外資3.68億美元,總量列全省縣市第7;進出口總額51億美元,增長33.4%,總量列全省縣市第7。 2.我市位列全國百強縣第29名 2018年12月16日,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發布《2018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我市再次上榜,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在全國排名第29名、比2017年上升5位。至此,我市已連續18屆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榜單。 3.全市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 2018年5月15日,市委動員部署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質量全面提升,總量蘇中爭先,人均全省進位”目標,在追趕超越中推進發展高質量。 4.省委書記婁勤儉調研泰興生態環保工作 2018年11月20日至21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我市調研。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以生態環保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取得過硬成果。 5.泰興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啟動 2018年5月16日,“共抓大保護泰興在行動”——12公里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正式啟動。工程總投資約6.2億元,按照“一帶三區多點”的布局規劃實施,將12公里生態林帶劃分為生態產業融合區、生態田園風光區、生態人文體驗區等三個生態功能區,打造多個景觀節點。 6.我市提前兩年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 我市社會保障不斷完善,自2018年7月1日起,提前兩年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全市農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提高至每人每月650元,分散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8770元。 7.黃橋經濟開發區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2018年9月21日,省政府發布了關于設立26家省級開發區的批復,黃橋經濟開發區名列其中,正式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8.如泰運河接通工程開工建設 2018年8月8日,如泰運河接通工程開工。該工程將貫通如皋、泰興交界處,有效提高如泰運河供排水能力,改善區域水環境,兼顧改善內河航運條件,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9.揚子鑫福出塢世界最大礦砂船 2018年1月15日下午,江蘇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礦砂船——新一代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成功出塢。該礦砂船具有經濟、綠色、環保、節能、安全等特點,單位海里的油耗降低20%,主要用于巴西—中國的海上鐵礦石運輸。 10.泰興舉辦首屆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2018年10月28日,泰興首屆國際半程馬拉松賽舉行,共有72支團隊、1萬多人參加。此次,賽事還設有5公里迷你馬拉松和2公里家庭親子跑。 |
